雲林醫療資源大升級!「上山入莊」啓動 偏鄉長輩免舟車勞頓

雲林縣政府16日在水林鄉舉辦「水林全人健康照護加值方案」記者會,象徵偏鄉醫療從山區草嶺、樟湖,一路延伸至海線水林地區。(張朝欣攝)

雲林縣政府去年推動「偏鄉醫療照護專案」,16日於水林鄉舉辦「水林全人健康照護加值方案」記者會,除緩解水林人口老化與醫療資源不足問題,也象徵偏鄉醫療從山區草嶺、樟湖,一路延伸至海線水林地區,縣長張麗善強調將逐步實現「醫療上山入莊」的全縣照護版圖,落實醫療平權。

雲林縣有13鄉鎮被中央健保署公佈爲醫療資源不足地區,其中大埤、元長、水林3鄉,更被列爲醫療資源缺乏地區,縣府因此於16日在水林鄉啓動健康照護加值方案,由中國醫藥大學附設北港醫院醫療團隊進駐。

張麗善表示,雲林長期面臨醫療資源不足與分佈不均的挑戰,許多偏鄉長輩爲了看病舟車勞頓。縣府秉持「健康平權、照護入莊」理念,逐步推動「偏鄉醫療照護加值方案」,透過公私協力,結合在宅醫療、巡迴醫療、全人照護與長照服務,讓醫療從醫院延伸到社區、深入到村裡。

張麗善說,從2024年草嶺假日醫療站、樟湖巡迴據點,到今年水林社區據點,逐步串聯成縣域整合的健康照護網絡,讓雲林的醫療照護「山海相連、照護不間斷」。 未來將持續以「醫療上山入莊、健康遍地開花」理念,結合長照、科技與社區力量,打照健康雲林願景。

縣衛生局長曾春美提到,「偏鄉醫療照護專案」推動1年多以來,已服務逾500名民衆,更幫助10餘人即早發現癌症,如今成功建立「山海連線」照護體系,將讓更多民衆獲得即時與持續的健康服務,在公私協力推動下,雲林縣醫療滿意度有將近8成,很受民衆肯定。

北港附醫院長吳錫金指出,醫方與縣府共同推動全人照護,本月起結合每週三的水林鄉蕃薯會社巡迴醫療點,除提供一般內科、慢性病追蹤與健康諮詢、篩檢外,也同步整合營養、復健、心理與長照轉介等多元資源,讓民衆在熟悉的社區環境中,即可獲得專業完整的醫療與照護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