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海線新據點「蕃薯會社醫療所」啓用 長輩看診不再舟車勞頓

▲縣府與醫療團隊共同啓動「蕃薯會社醫療所」,宣告偏鄉醫療再向前一步。(圖/記者遊瓊華翻攝)

記者遊瓊華/雲林報導

雲林水林鄉的早晨,風裡有海的鹹味,也飄着暖意。今(16)日,縣府團隊、醫界與地方代表齊聚在「蕃薯會社醫療所」,這裡正式成爲最新的醫療據點「健康深耕‧幸福飛揚-水林全人健康照護加值方案」揭牌登場。

縣長張麗善、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院長吳錫金、衛生局長曾春美、議員黃文祥、鄉長張東凱等人共同啓動儀式,象徵雲林偏鄉醫療網再添新環節,從草嶺山區到水林海邊,縣府推動的「醫療上山入莊」計劃,終於畫出完整一圈。

▲偏鄉醫療不再遙遠,北港附醫進駐水林打造雲林版「家門口醫院」。(圖/記者遊瓊華翻攝)

縣長張麗善直言,這是她最牽掛的地方之一。水林是雲林高齡化最嚴重的鄉鎮,長輩佔比高達28.3%,許多人爲了看病得坐車往返數十公里,「對老人家來說,那不是距離,而是一種無奈。」她說,「我們希望讓醫療不用再等待,健康照護能走進每個村莊。」這次的據點選在蕃薯會社,就是要讓醫療更貼近生活,讓偏鄉也能有「家門口的醫院」。

現場氣氛溫馨又踏實,張麗善感謝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多年來深耕海線的付出,在吳錫金院長帶領下,與縣府公私協力,將專業醫療送進社區,讓「看診不必遠走」成爲現實。未來每週三下午,北媽醫療團隊將進駐蕃薯會社提供門診與健康服務,還會深入村裡進行在宅醫療與長照訪視,從慢性病追蹤到心理關懷,讓醫療照護成爲鄉親的日常風景。

▲長輩們在蕃薯會社量血壓、問診,護理師親切指導。(圖/記者遊瓊華翻攝)

吳錫金院長談起這項行動,提到,北港附醫與縣府攜手推動「醫療入莊-田莊全人照護行動」正式啓動,每週三固定派駐醫師巡迴服務,並導入全人健康加值系統,從內科門診、失智與骨鬆篩檢,到營養、復健與長照轉介,全方位整合,「讓居民不必出遠門,就能享有醫學中心等級的照護。」

衛生局長曾春美補充,自偏鄉醫療照護專案推動以來,縣府已完成「山海連線」的醫療佈局,從草嶺、樟湖到水林,醫療車與巡診團隊翻山越嶺、走村入裡。她笑說:「以前醫師在等病人,現在是醫療主動找人。」一年多下來,雲林民衆的醫療滿意度已逼近八成,許多長輩更會親切地稱呼巡迴醫師爲「我的孩子」。

活動現場,長輩們圍在蕃薯會社醫療所試測血壓、問診、做健康評估,醫師們耐心指導,一句「阿嬤,這血壓要再注意喔」聽起來比藥更暖。這場在海風裡展開的醫療行動,不只是設備進駐,更像是一場長期陪伴的約定。張麗善說:「我們的目標很簡單,讓雲林的每一里都能看得到醫師、摸得到健康。」

▲偏鄉醫療不再遙遠,北港附醫進駐水林打造雲林版「家門口醫院」。(圖/記者遊瓊華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