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小學生肥胖率高於全國4% 「吃飽纔有力氣」觀念難破除
雲林縣府教育處3年多來藉由中央補助營養師計劃,營養師嚴格把關中央廚房、聯合採購食材學校,讓小胖族迴歸健康體位。(圖/雲林縣府教育處)
雲林縣國中肥胖率達22.3%,超過全國16.7%,小學生學生肥胖率也高於全國4%至5%,集中於沿海鄉鎮,原因包括農業飲食文化「吃飽纔有力氣」、隔代教養缺乏健康知識、運動設施有限等。雲林縣府教育處3年多來藉由中央補助營養師計劃,營養師嚴格把關中央廚房、聯合採購食材學校,讓小胖族迴歸健康體位。
根據統計,沿海偏遠鄉鎮國中生過重及肥胖率高達32%至36%,列爲優先關注區域;整體而言,國中肥胖率高達 22.3%,遠超過全國平均 16.7%。
爲改善學童體位問題,縣府112學年度起啓動「學生健康體位計劃」,推廣至全縣131所學校、4萬7000名學生,導入「210運動管理」,推廣每天運動30分鐘、一週7天習慣,建議學生養成睡滿8小時、每天5份蔬果、少於1小時螢幕時間、每日攝取1500cc白開水。
教育處長邱孝文表示,40班以上的學校都配有1名營養師,教育部「學校午餐輔導團及人力計劃」再補助具有中央廚房或聯合採購的學校營養師人力,總計覆蓋90所學校。另外,只要學校提出飲水機需求一律補助,多管齊下幫助學生控制體重。
教育處指出,計劃實施2年來,可看出飲食習慣改善明顯,國小生蔬菜攝取率由 50%提升至72%,飲水量與運動量也提升。不過,國中生睡眠不足與運動量不足,須積極改善。
根據統計,113學年度比上一學年度整體肥胖率稍有下降,但仍高於全國平均。教育處指出,執行過程中發現學生明顯偏食,只挑選熟悉的蔬菜如青花菜、高麗菜,不吃苦瓜、茄子等;家庭傳統觀念「吃飽纔有力氣」、「吃胖才能長高」觀念根深蒂固,以及隔代教養與資源分配不均等因素,使健康體位推動不易。
邱孝文呼籲,除了校園努力控制,家長的配合更重要,許多學生在學期中能維持健康飲食,一到寒暑假就「破功」,呼籲家長避免用炸物、含糖手搖飲等高熱量食物作爲獎勵,養成孩子正確飲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