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推「永續燈區」 高鐵站前點亮23組再生材質花燈
雲林縣政府規畫「與大地做承諾燈區」,23組花燈均採用再生材質,本月10至23日於高鐵雲林站前廣場登場,1日縣府表示希望藉由新春賞燈,傳遞永續生活理念。(雲林縣政府提供/張朝欣雲林傳真)
雲林縣政府爲推動永續環保,規畫「雲林永續,Yes,I do」與大地做承諾燈區,有別於一般燈區,23組花燈作品均採用回收再生材質,本月10至23日將於高鐵雲林站前廣場登場,1日縣府表示活動期間安排環保永續、食農教育等主題手作體驗活動,希望藉由新春賞燈,傳遞永續生活理念。
「與大地做承諾燈區」爲展現SDGs永續精神,作品皆採用環保燈具,材料也多使用將被淘汰的物件,以及可回收再生材質;其中最大型作品「竹之光廊」,以竹的綿延生長與強韌力量,象徵土地生生不息精神,呼應雲林獲得2024年世界竹地標認證。
縣計劃處長李明嶽表示,燈區入口意象以「窗」與「家」的概念進行創作,利用舊窗框搭配植栽打造家的氛圍,喚起遊子回到雲林家鄉對家宅模樣的熟悉記憶。另有使用太陽能發電的綠能充電站,可讓民衆坐着歇腳順便爲手機充電,將綠能與健康生活概念合而爲一。
李明嶽說,燈區共有23組藝術作品,結合地方社區、大專院校、藝術家,以及北港鎮北辰國小學童們製作的800多個永續燈籠,希望藉由多方跨界投入,展現社區特色及雲林景觀等多元創意實踐力,打造符合永續精神的微型燈會,將永續行動向下紮根。
縣長張麗善指出,雲林是2024年「國家永續發展獎」獲獎數最多縣市,已成爲臺灣最具代表性的永續城市之一。雲林永續政策涵蓋「智慧經濟、低碳永續、安全健康、共融發展」4大面向,並提出「農業5A++、循環經濟、淨零轉型、健康友善、產業創生、文化觀光」6大永續亮點。邀請全臺民衆來雲林賞燈,一起推動永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