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跨清水溪大橋動土 完成「草嶺風華再現」最後1部曲
雲林縣古坑鄉縣道149甲線2021年恢復全線通車,爲改善危險陡峭彎道,縣府規畫新建跨清水溪大橋,3日舉行動土祈福典禮,宣佈「草嶺風華再現」第3部曲正式啓動。(張朝欣攝)
雲林縣古坑鄉縣道149甲線2021年恢復全線通車,爲改善危險陡峭彎道,縣府規畫新建跨清水溪大橋,3日舉行動土祈福典禮,宣佈「草嶺風華再現」第3部曲正式啓動。(張朝欣攝)
雲林縣古坑鄉縣道149甲線於921地震嚴重受創,道路中斷22年,整建後2021年2月恢復全線通車。爲改善其中一路段的危險陡峭彎道,縣府規畫以截彎取直方式新建跨清水溪大橋,3日舉行動土祈福典禮,宣佈古坑鄉「草嶺風華再現」第3部曲正式啓動,預計1200日曆天工期後,完善草嶺風景區交通最後1哩路。
縣道149甲線是古坑鄉樟湖往來草嶺重要聯絡道路,連結華山、萬年峽谷、貝殼化石區等觀光景點,1999年因921大地震,道路25K到28K路段崩塌無法通行,往返必須繞道南投縣149乙線,交通極爲不便,進而影響地方觀光量能,雲林縣長張麗善上任後,立即責成業務單位擬定「草嶺風華再現3部曲」。
張麗善說,雲林縣政府自2019年起,持續與南投縣政府溝通,在2縣共同努力下,改善149乙線4處髮夾彎,並於同年11月21日,將禁行甲類大客車路段調整爲大客車應特別注意路段,12月1日開放通行,讓大客車可抵達草嶺,踏出草嶺風華再現第1部曲。2021年2月25日完成縣道149甲線全線通車,實現第2部曲。
考量原線地形與坡度陡峭危險,第3部曲擬定改線方案,由雲林縣交通工務局新建跨清水溪大橋,以截彎取直方式辦理,爲超前部署,縣府在中央尚未覈定前,自籌約2700萬,先行發包規畫設計,大橋採雙脊背橋形式,全長680公尺,配置雙向雙車道及人行空間,全寬達17公尺。
張麗善提到,本案經費龐大,業務單位多次與中央協商,由交通部覈定「生活圈道路交通系統建設計劃6年計劃」,總經費12.6億元,中央補助10.71億元,縣府自籌1.89億元。
縣交工局長汪令堯指出,古坑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風景,「草嶺風華再現3部曲」,就是希望再度打開雲林能見度,最後1部曲3日辦理動土典禮,工期1200日曆天,預計2028年7月完工。此工程有2項全臺第1,河牀到橋面達129公尺,約43層樓高;橋樑跨距達200公尺,與金門大橋並列全臺第1。
動土祈福典禮由張麗善、副縣長謝淑亞、古坑鄉長林慧如、立委張嘉郡、公路局副局長林聰利等人共同主持,地方民代與居民皆以辦喜事心情出席與會,希望藉由道路的改善,吸引更多遊客前來,再現草嶺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