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斗六西市場8月啓動改造 違建攤販須拆除、不得再設攤
斗六西市場一大「特色」是流動攤販在馬路中線設攤,形成單向人流,人潮只能往前走。(周麗蘭攝)
擁有百年曆史的斗六西市場擁擠狹小,流動攤販塞滿走道,難以重鋪道路、建水溝,近年發生火災,消防車甚至無法進入救災,斗六市公所決心改造。歷經4場說明會,確定於8月動工,將恢復路面6公尺、2公尺路肩,佔用道路的攤商須自行拆除違建,完工後不得再臨時設攤。
斗六西市場一大「特色」是流動攤販在馬路中線設攤,形成單向人流,人潮只能往前走,每逢過年過節尤其摩肩擦踵。
西市場的「馬路」雖無畫設攤位格線,但各處空地幾乎都有攤販固定進駐,每日或隔日擺攤有其潛規則,部分合法攤商甚至將原位出租,自行轉往走道上設攤,形成亂象。
更嚴重的是,因攤位違規佔用水溝用地,近6年內發生2起火警,消防車因路幅不足無法進入救援,險象環生,市公所決定重鋪路面、全面興建排水設施,徹底改善環境與安全問題,恢復6公尺路面、2公尺路肩,預計明年3月完工。
公所推動路面改造引起攤商及流動攤販反彈,斗六市公所舉行4次說明會溝通協調,最終排定8月8日動工。
斗六市公所主秘孫旺田表示,佔用路面的攤商須於施工前自行拆除佔用設施,建築廢棄物也須自費清運。若拒不配合,將依法以公權力代爲拆除,並向攤商收取相關費用。
孫旺田強調,工程完工後,所有攤販須全面退出水溝線,道路僅供人車通行,市公所將嚴守「路就是路」原則,不再容許以道路作爲營業場所,以保障住戶與民衆的通行與生命安全
爲降低對交通與市場營運衝擊,改造工程分4階段施作:第一階段雲林路一段鋪面及畫標線、畫停車格;第二階段是興北街至大同路區域:第三階段興中街至興北街區域;第四階段興南街至西平路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