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忠貞市場「先建後拆」試營運首日 攤販反應兩極

忠貞臨時簡易市場25日試營運,首日引發正反雙方意見,桃園市經發局表示,試營運期間將整合各攤意見逐步改善、調整。(姜霏攝)

忠貞臨時簡易市場25日試營運,首日引發正反雙方意見,桃園市經發局表示,試營運期間將整合各攤意見逐步改善、調整。(姜霏攝)

桃園市政府爲改善忠貞市場雜亂環境,以「先建後拆」模式推動改善計劃,市府斥資千萬元租用市六用地闢設忠貞臨時簡易市場,25日試營運首日引發正反雙方意見,有攤販表示道路明亮、乾淨,是現代化市場的典範,也有攤販稱攤位過窄、客源受影響。經發局則說,試營運期間會集結各方建議並調整,預計4月10日正式營運。

市場科長廖振宏表示,忠貞市場歷史年代悠久,是中壢及平鎮地區的重要買賣場域,過去因道路狹小、佔用國有地等因素引發爭論,同時爲改善消防安全及交通問題,市府推動「忠貞市場消防公安、環境及交通改善執行計劃」,25日起試營運。

販售海鮮的攤販表示,臨時市場的建置合乎現代化的環境,不像以前髒亂不堪,建議公家單位可以建立制度,讓民衆及攤販遵守秩序、維持市場整潔。于姓民衆也說,以往道路狹窄,機車會與行人搶到,引發安全疑慮,尤其假日觀光客一多更是雜亂,如今改善完畢後讓民衆逛市場的體驗更佳。

肉類攤販直言「以前比較好」,現在攤販位子太小,肉品貨量多不夠存放,尤其過節期間貨量大幅增加,只能減少準備量,營業額也大受影響,另因爲攤販位子有調整,客源迴流不穩定,要重新適應新環境。

廖振宏說,試營運首日大小狀況不斷髮生,因攤商身份轉換,現場的設備不足,跟以前使用習慣不相同,且遮雨棚預計4月2日前完工,因此現在多處接縫未處理,碰到大太陽或大雨會造成攤商及民衆困擾,另有些攤商想要接電路、改水管路線,皆會納入討論空間,試營運期間將持續蒐集意見並進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