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部成立 運動產業迎新機
勤業衆信運動產業負責人朱孝甫。(勤業衆信提供/吳靜君臺北傳真)
行政院成立「運動部」,由奧運雙金得主李洋入閣擔任首任部長,爲臺灣運動產業注入全新動能。運動部宣佈6大主軸,將以「全民運動真正落實、整合資源強化競技發展、推動國際賽事與交流、促進運動產業成長、實踐永續與多元價值、投入兒童與青少年與基層培育」紮根臺灣運動文化,強化跨部會治理、運動科技與數據治理,同步推動行政法人「國家運動產業發展中心」以擴大產業量能。
臺灣擁有完整的製造鏈與創新能量,運動部的成立有助於推動從運動器材、智慧穿戴、運動科技到場館營運的多元發展。以棒球、籃球、羽球及路跑等全民運動爲例,臺灣早已展現深厚的羣衆基礎,加上後疫情時代,國民對健康生活的重視提高,預料運動產業將成爲下一波成長引擎。
我的看法是,運動結合科技與文化的跨域商機,正翻轉檯灣產業版圖,根據Deloitte全球(Deloitte Global)《2025 Global Sports Industry Outlook》報告指出,全球體育產業正持續快速成長,尤其受益於科技創新與數位化轉型,未來5年體育市場規模預計將突破數千億美元,帶動多元商機,在賽事觀賞、運動員發展、粉絲互動以及永續發展等方面呈現多元變化和新趨勢。
運動產業的價值,已遠超越賽事本身,運動商機所帶來不僅是門票的收益或相關器材銷售,更帶動觀光、教育、文創及數位科技的跨領域、跨界等市場與合作。例如,舉辦各類路跑可以結合在地具特色文化和特性活動,能促進城市觀光;智慧穿戴技術則可搭配醫療與結合保險等領域,擴大服務範圍、創造加值市場。
隨運動部的成立,不僅擴大政府在政策資源與制度設計上的支持,更大幅提升產業的整合效率,並吸引更多企業投入,進一步帶動相關產業的就業與出口。展望未來,臺灣運動產業不僅有望提升國際能見度,更將在「健康生活」與「產業升級」兩大面向上同時展現影響力,成爲臺灣發展的新亮點。
運動部的成立,展現臺灣對運動產業重視,打造國人健康生活。而勤業衆信也憑藉全球的資源與量能,透過全球性跨賽會、跨聯盟、跨場館的實戰輔導經驗,結合策略、科技至營運的整合能力協助臺灣運動部與地方政府、聯盟與賽事主辦單位等相關運動與科技服務,提供全方位包含科技、平臺經營、智慧場館、永續和資安等服務,打造具國民健康、國際競技力與市場競爭力的運動新經濟,讓「運動強國、健康臺灣」成爲新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