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部長李洋麪臨兩大挑戰 關鍵在幕僚

體育界期待已久的運動部9日將正式掛牌,首任部長李洋(見圖)上任後即面臨明年各運動單項協會改選、名古屋亞運兩大挑戰。(本報資料照片)

體育界期待已久的運動部9日將正式掛牌,首任部長李洋上任後即面臨明年各運動單項協會改選、名古屋亞運兩大挑戰。據瞭解,李洋也延攬民間友人相助,希望「接地氣」呈現全新氣象。

體委會在2012年底走入歷史,主管機關回到教育部內,成爲三級機關的體育署。如今賴清德總統從競選政見就是讓體育重回二級機關,最終定案運動部更有突破教育內「五育」框架的意義。

我國運動員參政例子不少,立委有田徑楊傳廣、紀政、籃球洪濬哲與「籃球博士」鄭志龍、跆拳道黃志雄,縣市議員則有棒球「金臂人」黃平洋、女網陳宜,與黃志雄太太、同爲跆拳選手的洪佳君等人。

鄭志龍認爲,李洋出任政務官的心理狀態絕對沒問題,畢竟是優秀運動員,關鍵是找來的幕僚很重要。因爲擔任政務官是完全不同的運作模式,政府運作上略跟民間公司思維不同,主要分爲兩種,其一是行政思維,其二是立法院思維。

運動部找來體育署長鄭世忠、國家運動科學中心執行長黃啓煌接任政務次長,體育署副署長洪志昌擔任常務次長,鄭志龍強調這3名次長都很有經驗,也對體育圈並不陌生,李洋未來絕對可以倚重這3人能力。

「當一名領導者並不一定比較懂所有事務,只需在關鍵問題上面,清楚表達自己態度與方向。」鄭志龍表示,「李洋應該以部長身分多到第一線,搭配經驗豐富的3位次長,應該會是蠻不錯的搭配組合。」

鄭說,在運動部剛成立之際,李洋應該先從熟悉事務與環境着手,其他事情都是聽取意見加以支持,然後分階段逐漸熟悉自己該做的事務。他強調,行政思維是怎樣把事情做好,倚賴3位次長努力融入體系且爭取認同,然後整合運動部公務員;立法院思維是接受立委備詢,要先做好心理準備,因爲運動部除了專業問題,每個運動項目都有不同課題。

鄭志龍提醒,「不同立委有不同個性與問法,就是靠跟幕僚溝通面對」,每種運動單項碰到情況差不多,無論是基層培訓或國際賽事,只需早點準備怎麼回答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