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鮮榴槤半年13批違規…越方鎖定3方向主動揪原因

衛福部食藥署今天公佈邊境不合格品項,1批越南先榴槤重金屬鎘及農藥均超標,1批殺蟲劑超標,另一批殺草劑超標,共45公噸550公斤在邊境被要求退運或銷燬。圖/食藥署提供

越南輸入鮮榴槤,屢次在我國邊境驗出農藥、重金屬超標,衛福部食藥署今天公佈邊境不合格品項,1批越南先榴槤重金屬鎘及農藥均超標,1批殺蟲劑超標,另一批殺草劑超標,共45公噸550公斤在邊境被要求退運或銷燬。近半年不合格批數已累計13批,食藥署即起對邊境報驗越南鮮榴槤採逐批查驗,越南政府將針對該國榴槤種植環境、農藥及施肥3部分進行了解,找出超標原因。

業者「英吉利貿易有限公司」報驗越南鮮榴槤,檢出重金屬鎘每公斤0.06毫克,及殘留農藥達特難0.01ppm,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主任鄭維智說,依「食品中污染物質及毒素衛生標準」,鎘限量標準爲每公斤0.05毫克,依「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殺蟲劑達特南爲不得檢出,以檢測方法定量極限0.01ppm爲法規值,將針對英吉利貿易有限公司,邊境查驗比率從加強抽批,調整爲逐批查驗。

業者「農峰貿易股份有限公司」報驗越南鮮榴槤,檢出殘留農藥賽速安0.02ppm,鄭維智表示,依據「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殺蟲劑賽速安法規容許值爲0.01ppm,食藥署針對「農峰貿易股份有限公司」在邊境由加強抽批查驗調整爲逐批查驗。

業者「福田企業社」報驗越南鮮榴槤,檢出殘留農藥二‧四地0.05ppm,鄭維智說,依據「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殺草劑二‧四地爲不得檢出,是以檢測方法的定量極限0.01ppm爲法規值。食藥署針對「福田企業社」在邊境由加強抽批查驗調整爲逐批查驗。

食藥署統計,近半年受理越南報驗「鮮榴槤」批數爲684批,檢驗不合格批數累計13批,不合格率爲1.9%,檢驗不合格原因包括重金屬鎘、殘留農藥不合格,食藥署自114年7月22日起,至114年8月21日止,爲期1個月針對邊境報驗越南鮮榴槤採逐批查驗,即100%抽驗。

鄭維智說,食藥署日前行文越南當局,盼了解屢次違規原因,越南政府已在本月9日回覆,初步鎖定環境、農藥、施肥3大方向,將着手瞭解榴槤違規原因,並要求該國國內已者自主管理,從農場開始就要嚴格把關,確保產品符合輸出國標準。

另,業者「聯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輸入產地爲羅馬尼亞「新鮮黃蘑菇」,被檢出銫-137每公斤214.1貝克,依據「食品中原子塵或放射能污染容許量標準」,銫-134與銫-137之總和限量爲每公斤100 貝克,這批羅馬尼亞的「新鮮黃蘑菇」在邊境必須退運或銷燬,「聯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邊境由一般抽批查驗調整爲加強抽批查驗,抽驗比例爲20%至5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