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生來臺念大學 年增44% 馬國跌破萬人
少子化下,大專院校無不加大力度招收境外生,以擴大生源。圖爲佛光大學首屆國際專修部。圖/佛光大學提供
少子化下,大專院校無不加大力度招收境外生,以擴大生源,根據一一三學年度統計,十二多萬名境外生中,越南生獨佔鰲頭,已達近四萬人,較前一年度多了四成四,印尼居次,反觀多年來一直位居境外生之首的馬來西亞學生,已退居第三,一一三學年度更跌破一萬人。
學界分析,華人少子化、鄰近國家強勢招生、馬國大學開放三年畢業等多重因素影響,導致馬來西亞境外生大減;至於越南跟印尼的境外生人數增加,主要與各類產業專班成立有關。
據教育部統計,一一三學年我國境外生人數達十二萬三一八八人,較前一學年增三二五九人,其中越南生高達三萬九六九五人,其次是印尼生一萬六二一二人,馬來西亞境外生則有九六八八人。不過其中僑生人數爲七一二七人,仍爲我國第一大僑生來源國。
以臺大爲例,印尼學生從一○九年三二一人,到一一三年共四五○人,成長幅度約百分之四十。成大近兩年來印尼學生增加百分之十、越南學生增加約百分之三;中興大學印尼生從一○九學年的一五九人增至一一三學年的二三六人。臺師大越南與印尼籍境外生人數也同樣呈現穩定顯著的成長趨勢。
暨南國際大學分析,越南跟印尼的境外生人數增加主要與各類產業專班成立有關,由於印尼、越南爲發展中國家,所以這兩國的境外生選擇到臺灣升學兼就業,可同時取得學歷及獲得收入,其中尤以越南最爲明顯。
淡江大學的境外生主要結構由過往的香港、澳門、馬來西亞及中國大陸,轉爲新南向國家的印尼及越南。元智大學境外學位生依學生人數多寡排序前五名國家來源爲越南、日本、印尼、印度、泰國等國。
「人口紅利與教育外溢效應」,元智大學分析,越南和印尼都是人口大國,且中產階級快速崛起,家長與學生對高等教育品質有更高期待。當地高等教育資源有限,許多大學教師僅具有碩士學歷,學生更願意尋找性價比高的海外升學機會。
針對馬國來臺留學人數下滑,教育部分析,可能因素包括馬國本地大學進步快速,在地高教選項增加,馬國貨幣持續疲弱,出國留學成本增加,影響學生出國留學意願;馬國華裔族羣少子女化,致使來臺就學人數下降等。將持續強化與馬來西亞的教育交流。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