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變得很紅…臺北天文館:「血月掩星」月全食週一凌晨登場

▲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表示,「血月掩星」將於週一凌晨登場。(圖/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下同)

記者鄒鎮宇/綜合報導

臺灣8日(週一)凌晨將迎來一場難得的天文盛事「月全食」。這次月全食屬於第128沙羅序列的第41次,連同半影月食在內全程長達5小時30分。本影月食維持3小時30分,而最吸睛的全食階段將持續1小時23分,期間月球將從地球半影南側穿越。屆時,亞洲全境、澳洲西半部及非洲東部部分地區都能完整觀賞到這場天文秀。

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表示,臺灣觀測條件極佳,月食自9月7日(週日)晚間11點27分開始進入半影,至隔日凌晨4點57分結束。雖然半影月食肉眼不易分辨,但用長焦距相機拍攝,仍能捕捉到月面於進出半影時的亮度變化。到了0點27分正式進入本影(初虧),1點30分起進入全食(食既),2點12分達到最深處(食甚),2點53分結束全食(生光),3點57分恢復圓滿(復圓)。全食期間,月球會因地球大氣折射陽光而呈現暗紅色,也就是俗稱的「血月」。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月全食還伴隨着月全食掩星現象。全食時段內,紅月將遮掩寶瓶座82這顆視星等約6等的恆星。掩星過程自1點30分開始,2點29分結束。無論是用雙筒望遠鏡直接觀察,還是用長焦鏡頭拍照,都有機會親眼見證紅色滿月遮蔽恆星的罕見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