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深夜至8日凌晨月全食全臺可見 兩表看月全食各階段
月全食地影橫截面圖。圖/中央氣象署提供
中央氣象署上午指出,今年9月7日深夜至9月8日凌晨將出現月全食的天文現象,在天候條件許可下,自9月7日23時27分起,臺灣各地皆可全程見到月食過程,8日1時30分至2時53分的月面全食階段,將可見到暗紅色的大滿月月面。
氣象署指出,本次月全食全部過程,自臺灣時間9月7日23時27分起,由「半影食始」揭開序幕、8日0時27分「初虧」、1時30分「食既」、2時12分「食甚」、2時53分「生光」、3時57分「復圓」,最後在4時57分「半影食終」結束,共歷時5小時又30分鐘,其間於1時30分至2時53分是最精華的全食階段。
爲什麼會有月食或月全食,氣象署說,月食是月球在軌道上公轉運行時,正好進入地球的影子區內,原照射月面的太陽光被地球遮掩,使得月面無法反射陽光而有缺角或隱沒的天文現象。全食階段時,月面完全隱沒在地影內,但此時月面並不會完全看不見,而是呈現暗淡的紅銅色,這是因爲陽光在穿過地球周邊的大氣層時,部分的紅色光被大氣折射至月面所致。
氣象署說,本次月食發生時月亮位於南方至西南方天空,建議民衆選擇南方至西南方地平較無地物遮掩的地點觀賞。月食的觀測並不需要用特殊的觀測儀器,目視即可,但用望遠鏡放大觀測效果會更佳。9月7日23時20分起,氣象署將提供月全食之網路直播服務,歡迎民衆屆時透由該署全球資訊網同步進行觀賞。
氣象署也指出,本世紀(2001~2100年)全球各地預計將發生228次月食,其中月全食86次、月偏食57次及半影月食85次,臺灣計可見63次月全食、38次月偏食及60次半影月食。上次臺灣可見的月全食發生於2022年11月8日,下次則是2026年3月4日的月全食,臺灣可見到月出帶食的現象。
月全食各階段時間表。圖/中央氣象署提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