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首次自有TIR車輛跨境貨物啓運

新華社深圳3月31日電(記者毛思倩、王豐)3月31日,深圳企業華鵬飛股份有限公司一輛滿載智能電子產品的自有國際公路運輸(TIR)系統貨車從深圳啓程,開赴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這是粵港澳大灣區首次採用本地企業自有TIR車輛開展跨境貨運,標誌着大灣區與中亞地區互聯互通邁上新臺階。

據瞭解,TIR系統基於聯合國《國際公路運輸公約》,具有一次申報、一證到底、一車直達的便利機制,近年已成爲國際貿易的重要紐帶。

深圳海關負責人介紹,通過“7×24小時預約通關”“智能驗放”等創新舉措,可實現TIR貨物2小時內快速通關。“我們還會保持與口岸地海關的聯繫配合,提前做好出境地驗放方案,保障貨物高效通關。”深圳海關口岸監管處科長鄧小鵬說。

記者瞭解到,TIR可使深圳到阿拉木圖的運輸時間減少至6天,爲鐵路運輸的一半;運價比鐵路稍貴,但僅爲空運的1/4。

此次運輸的承運商——華鵬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京豫表示,作爲大灣區首家擁有自有TIR車輛的企業,依託智能化物流管理系統和覆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運輸網絡,公司未來將重點推進TIR與跨境電商、高端製造等產業深度融合,攜手大灣區合作伙伴助力“中國智造”高效出海。

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TIR模式將與中歐班列、海運、空運形成互補,有助於深圳補齊“陸海空鐵”國際立體物流網絡中的公路貨運一環,構建粵港澳大灣區“陸海空鐵”立體物流網絡,提升區域物流供應鏈輻射能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