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數學/笛卡兒的機械女兒(中)

圖/AI生成

上週我們聊到,笛卡兒30多歲時與朋友的女僕相戀,生下了女兒佛朗辛(Francine)。不管是階級差距,或是未婚生女,都是當時社會氛圍不太允許的行爲。笛卡兒無法坦承這段父女關係,被人問起時,只好折衷地這麼說:「這是我的外甥女,很可愛吧。」

但是,笛卡兒沒有打算隱瞞一輩子。他們一家三口住在一起,實質承認了這段關係。就像多數爸爸一樣,笛卡兒變成了女兒傻瓜,深愛着佛朗辛。有記載這幾年間,笛卡兒關心起飲食、身體保健,或許是因爲他年近40才當爸爸,希望能有更多時間陪伴女兒。

歷史學家分析笛卡兒的書信,也認爲一家人生活的那幾年,是他最開心的時光。笛卡兒從女兒身上領悟到,原來,世界上還存在着一種無法訴諸理性的父女之情。佛朗辛慢慢長大,笛卡兒認真規劃女兒的未來。他想,就像栽培一朵鬱金香那樣,他可以將女兒培養成一位公主。他想帶她回巴黎,讓她正式接受教育。笛卡兒不喜歡交際,所以躲到荷蘭生活,但爲了女兒,他重新和法國的友親聯繫、介紹佛朗辛。他希望能讓大家知道他們父女的關係。這對女兒的未來很有幫助,作爲父親,也希望有一天能不用再謊稱外甥女,而是可以大大方方地說:「這是我女兒,超可愛吧。」

然而,一切的規劃都落空了。1640年9月,5歲的佛朗辛忽然生病,病情急速惡化,短短几天內就離開人世。笛卡兒悲痛欲絕,根據傳記裡記載,笛卡兒曾說「一個人不需要靠着強忍淚水,來證明自己」。我相信,這是經歷過與女兒分離的劇痛,深深體會過心碎的感受後,所留下的話語。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