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澳跨境數據流動探索可信安全的標準與模式

來源:海外網

海外網澳門7月9日電(記者富子梅)“由澳門科技大學下一代互聯網國際研究院主導的‘澳科大科研數據空間’和‘粵港澳科創數據空間’等試點驗證項目已全面完成,爲跨境數據流動提供了可複製、可推廣的技術解決方案。這標誌着研究院在數據空間技術研發和應用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澳門科技大學下一代互聯網國際研究院院長劉東在8日舉行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暨粵澳跨境數據流動創新峰會”上指出。

劉東表示,數據空間技術作爲新一代數據共享和流通的核心技術架構,在保障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的前提下,能夠實現跨境數據的可信流動和價值最大化。研究院正積極探索將數據空間技術應用在醫療、教育、科研等更多領域,爲構建安全可信的數字經濟生態系統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

峰會期間,國際數據空間協會(IDSA)與下一代互聯網國家工程中心簽約成立“國際跨境可信數據空間——澳琴站”,這一重要合作項目將爲橫琴打造國際科創和數據流通樞紐提供分佈式隱私保護與可信的跨境數據流動技術支撐。澳門科技大學下一代互聯網國際研究院爲澳琴站的建設和運營提供全方位的技術保障。

國際數據空間協會董事會主席萊茵霍爾德・阿赫思博士在峰會上高度評價了與中國產業界的合作成果。他指出,數據空間作爲數據共享新範式,強調數據自主權與可信共享流通,通過規則和技術的互操作性打造分佈式的數據協作平臺。目前,協會已吸納185個企業成員,在28個國家部署實施了超過80個產業實踐案例。“澳琴站”的成立將進一步深化國際數據空間協會與中國產業界的合作,推動跨境數據交換,實現數據價值最大化。

峰會見證了粵澳醫療可信數據空間的正式啓動。該項目由珠海雲上智城投資運營控股有限公司、下一代互聯網國家工程中心和澳門科技大學下一代互聯網國際研究院合作共建,將率先開展“澳門+橫琴+珠海”跨境醫療數據合作試點。

據悉,澳門科技大學下一代互聯網國際研究院憑藉在數據技術與AI治理研究方面的深厚積累,將爲粵澳醫療可信數據空間提供核心技術支撐。該數據空間將推動病歷、影像、檢驗報告等醫療數據的安全跨境共享,探索AI輔助診斷、數據分析等智能醫療場景下的創新合作路徑。這不僅將顯著提升粵澳地區醫療服務水平,更爲跨境醫療數據流動建立了可信、安全的技術標準和實踐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