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 ETF 八強反攻尖兵 AI 、半導體概念扮要角

臺股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歷經月初的上下洗禮,共計有八檔原型ETF自低點反彈至今超過二成。觀察這些反攻尖兵的投資區域,以美股爲主的ETF和以投資臺股的ETF檔數各半,AI及半導體收復失土力強。

由於目前的關稅政策不包括半導體,加上近期美股財報登場,不少AI廠也交出優於預期的成績,成爲這一波反彈的要角。

根據CMoney統計至25日,ETF反彈最強一檔非海外ETF,而是投資臺股的凱基臺灣AI 50(00952)奪冠,低檔反彈達22.9%,第二至八爲:國泰數位支付服務漲22.5%、統一FANG+漲22.08%、臺新AI優息動能漲21.6%、中信小資高價30漲21.3%、國泰費城半導體漲21.2%、兆豐洲際半導體漲20.8%、元大富櫃50漲20.3%。

此外,低點反彈有望挑戰二成的有臺新日本半導體、中信上櫃ESG 30、中信日本半導體、臺新臺灣IC設計、富邦臺灣半導體,漲幅都超過19%。

至於投資人氣最高、規模在千億元之上的股票ETF表現,則以元大臺灣價值高息的反彈幅度16.1%最大、復華臺灣科技優息漲14.7%居次,兩檔高股息ETF反彈幅度贏過大盤的14.2%;其餘依序爲羣益臺灣精選高息漲13.5%、富邦臺50漲13.5%、元大臺灣50漲13.3%、國泰永續高股息漲12.8%、元大高股息漲11.4%、元大臺灣高息低波漲7.4%。

展望臺股後市,凱基、臺新投信都認爲,投資人不妨趁市場回檔之際,把握分批進場佈局的機會。看好AI長線成長趨勢無虞,臺灣AI供應鏈發展及獲利表現有機會持續成長,臺灣AI供應鏈在晶圓代工、伺服器製造與零組件等領域具備具備高度技術門檻與一定的市佔,不易被其他地區供應商取代。

延伸閱讀

臺股周線黑翻紅 百元 ETF 俱樂部增至七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