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朗2條「中試線」啓動倒數 香港微電子院聚焦第三代半導體
大陸中心/臺北報導
港府在去年9月成立微電子研發院,負責研究第三代半導體,行政總裁高騰先前接受《文匯報》等媒體採訪時指出,中試線是微電子產業流程中連接創新研究與量產之間的關鍵環節,科研產品必須經過中試線的測試認證,纔可投入量產,不過,由於高投入和高成本,非一般企業所能承擔,導致微電子設計往往未能快速商品化,未來這兩條中試線將填補中試缺口縫隙,爲香港做好連接創新研究與量產的橋樑,以滿足企業和大學的中試需求。
▲港府成立香港微電子研發院(MRDI)。(圖/翻攝自官網)
他表示,香港的大學在微電子領域具前瞻研發優勢,惟於晶片中試階段遇到難題,主因是大學實驗線與實現量產晶元的量產線所用的設備並不相同,甚至存在巨大差異。因此,業界須解決大量技術和工程問題,才能符合量產所要求的穩定性、一致性、可靠性、低成本等。爲此,MRDI在元朗創新園設置以量產設備搭建、兼顧研發靈活性的中試平臺,可更具彈性地爲第三代半導體的科研成果進行試產,大大提升了大學及業界創科發展的可能性,有助相關科研成果快速「落地」。
高騰指出,至於MRDI發展方向,未來將專注支援第三代半導體,因爲這項技術在新能源汽車、數據中心,以及再生能源等領域應用規模增長迅速。以無人機爲例,採用第三代半導體可達至顯著節能效果,有助減輕電路重量,直接增加無人機的續航力;至於現時灸手可熱的AI技術,則面對AI處理器耗電極大的問題,第三代半導體則可提高電源轉換效率,從而降低運維成本,減碳排放。隨着第三代半導體技術不斷改進,以及製造成本不斷降低,其市場應用潛力巨大。
高騰曾在全球著名、總部位於比利時的半導體領先研究機構IMEC研習及工作20年,他也曾爲IMEC中國的首任總經理,及多家大陸微電子機構的高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