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新聞/鄭麗文不怕被抹紅 無視民眾「恐中」或將苦了黨內同志

前立委鄭麗文當選國民黨主席,雖其選後一再強調團結,惟此次投票率不到四成,各界對她屢有「弱勢黨主席」與「令不出黨中央」的質疑。記者曾原信/攝影

國民黨主席選舉由前立法委員鄭麗文獲得過半支持度勝出,只是雖風光當選,卻沒有蜜月期,鄭麗文選後雖一再強調團結,惟此次投票率不到四成,各界對她屢有「弱勢黨主席」與「令不出黨中央」的質疑,加上其喊出「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爲兩岸通關密語,也強調有信心讓論述成爲臺灣主流民意,國民黨的兩岸路線料將由模糊轉趨清晰,只是黨內不少人卻也爲此感到憂心。

文化大學廣告系教授鈕則勳認爲鄭麗文需要擺低姿態讓黨內對其憂心的人相信她能維穩,而在黨內大老的部分,鈕則勳強調黨內宮廷文化或大老文化不容易被改變,鄭麗文需在個人領導與大老意見中取得最大公約數,在在皆考驗鄭麗文的智慧。

「世代交替」爲鄭麗文此次黨魁選舉很重要的主軸,也獲得黨員正面迴應,只是鄭麗文的支持者普遍年紀較長,競選的過程中年輕世代的支持度與活動曝光也偏低,甚至不少非黨員民調中鄭麗文也不是最佳人選,鄭麗文如何在已是「天然獨」的世代中堅持自己的兩岸論述,開拓年輕選票,實現她世代交替的願景,第一個考驗就是2026年的選舉。

過去兩岸論述是國民黨的強項,不過在民進黨抗中保臺的政治邏輯下,國民黨的兩岸路線再怎麼溫和,總被迫戴了一頂紅色高帽,如今國民黨選出了一個不怕被抹紅的黨主席,但鄭麗文的路線已非個人意見,在與中國大陸互動的友善框架下不能忽視臺灣民衆存在「恐中」的現實,因此鄭麗文在說服大衆之前恐怕得先說服自己的黨內同志,否則恐將使自身領導陷入黨內黨外都不挺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