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長講堂/旗山醫院院長李永恆 招兵買馬護偏鄉

李永恆(右)專精於人工關節置換及脊椎手術。記者蔡世偉/攝影

骨科權威李永恆,2019年底接任高雄衛福部旗山醫院院長,由於旗山位處偏遠山區,是旗美地區唯一公立醫院,因此以「病患爲先」、「員工爲重」、「醫院爲榮」爲經營管理原則,並且提升醫護薪資、福利,積極招兵買馬,強化服務陣容,提供鄉親優質全人健康照護,重症病患不必再捨近求遠,奔波到市區求診。

衛福部旗山醫院院長李永恆。圖/旗山醫院提供

從小對雕刻、繪畫有興趣的李永恆,喜歡「動手」的感覺,從陽明醫學院畢業分科時,原屬意走外科、骨科或是整形外科,但因爲也從醫的胞弟選擇在整型外科發展,他於是選擇走骨科,在骨科領域行醫至今30多年。

放棄走外科 骨科有成就感

李永恆從實習醫師、住院醫師、主治醫師、骨科主任,如今成爲院長,在職場上全心全力投入,爲病患打造更好的醫療環境。其實,他大學聯考第一志願原本是臺大森林系,但在父親期許下選擇從醫,投入骨科雖然不是首選,但發現這塊專業領域治療效果顯著、效率高,充滿挑戰,「替骨折病患開完刀後,看到他們能下牀行走,這種立竿見影的反饋我很喜歡」。

李永恆專精於人工關節置換及脊椎手術,隨着年紀增長,逐漸淡出臨牀治療,轉而研究公共衛生領域,但仍未脫離骨科專業。他透過大數據分析研究,發現國人置換人工關節後,餘命比沒換過的人還長,雖然置換人工關節花費不少,但更換後生活品質獲提升,整體醫療花費反而更省,減少政府健保負擔。

目前找李永恆施作人工關節置換的病患,多是飽受退化性關節炎之苦的老人家。李永恆說,臺灣65歲以上長者,罹患糖尿病比率約佔2成,糖尿病患傷口不易癒合,許多老人家害怕動手術,因此他鼓勵病患參加糖尿病「論質計酬」計劃,藉此不僅讓糖尿病情獲控制,動骨科手術也能獲得良好的恢復。

多問多比較 鼓勵病患別怕

「千萬不要諱疾忌醫,就醫可多聽、多問、多比較。」李永恆告誡病患,有問題要多跟醫師討論,必要時徵詢第二醫師建議,這是保護自己健康權益較好的方式。

到旗山醫院當院長前,李永恆在苗栗醫院擔任副院長兼骨科醫師,當地以客家族羣爲主,來到旗山,風土民情一樣純樸。擔任旗山醫院院長4年多,他不因爲旗山位屬偏鄉,而讓醫療品質打折,反而招兵買馬,增強醫療陣容,未來更要引進智慧醫療,希望任內完成ESG永續發展認證。

行醫30年 工作家庭難平衡

行醫以來,李永恆坦言,最難的是在家庭與工作間找到平衡。回首30年行醫路,他的父母老了,孩子大了,自己因爲太投入工作,沒什麼時間好好孝順父母與陪伴孩子成長,「如果當初能取得平衡,或許現在的人生能更圓滿」。

在醫院管理上,他引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除提高員工薪資、福利滿足生活的基本需求,也鼓勵員工追求自我實現,獲得工作上的成就感。他說,近年旗山醫院醫護流動率,相對其他醫院低,當地重症民衆也不必再遠赴市區大醫院求診,相信旗山醫院未來一定會發展得愈來愈好。

李永恆教導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如何保養膝關節。記者蔡世偉/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