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鈺洲啓航」擱淺野柳險釀生態危機 運安會:未考量天氣風險

▲鈺洲啓航輪擱淺於野柳岬岸際。(圖/航港局提供)

記者周湘芸/臺北報導

大陸籍貨輪「鈺洲啓航」去年康芮颱風侵襲期間,因動力不足擱淺於野柳,險釀生態危機。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公佈調查報告指出,主因該公司未考量潛在天氣風險、船舶動力不足所致,且我國未具大型拖救船舶能量,以致拖救延誤。

去年10月康芮颱風導致「鈺洲啓航」擱淺於野柳地質公園,且船上存有高達284噸餘油,一度造成野柳及北海岸地區生態危機,今年9月完成船體浮揚脫淺,並拖往韓國進行進一步處置。

運安會調查指出,鈺洲啓航出港後風浪增強,船長考量動力狀況及轉向能力,研判無法依基隆港務分公司航管中心及公司建議返回基隆港錨地,決定在深水海域下錨。因船長未畫設錨位圈以確認船位,誤判該輪往岸際漂移,且未發現當時已具備返回基隆港錨地足夠動力,經獲知當日無大型拖船可協助脫險後決定棄船。

運安會指出,船長棄船後,該輪持續遭遇惡劣天氣侵襲,因下錨海域爲岩石底質,且錨煉長度不足水深3倍,造成該船流錨並向南漂流,約30小時後擱淺於野柳礁岩。

運安會表示,鈺洲啓航因主機動力不足及裝載超寬貨物風壓阻力,導致該輪航行於風力7級以上海域時,船舶操縱性能不佳。此外,出港後因風浪及主機相關因素,有雙主機排氣溫度升高及船速下降現象,且航行前保養時發現,右主機空氣冷卻器的空氣通道存在鐵鏽及髒污,可能導致右主機進氣量不足,影響燃燒效率。

運安會指出,該公司未考量東北季風的潛在風險,加上其動力不足的狀況,航線規劃欠周延。此外,基隆港先前曾發生數起事故,肇事船舶均未使用出港航道,以抄捷徑方式出港,當遇強烈東北季風時易致擱淺。

運安會也說,鈺洲啓航棄船前後急需拖船救援,因我國並未具備大型拖救船舶能量,以致該公司求助中國相關單位,而無法及時抵達予以拖救。

運安會對此提出6項建議,其中,建議「海南鈺洲國際航運有限公司」強化所屬船隊對船員的訓練及考覈制度;派遣船舶執行任務前,應全面評估所屬船隊主機重要設備情況、裝載貨物的特性與配置、預定航行海域的天氣狀況,及航線上可能遭遇的海象變化。

運安會建議臺灣港務公司,重新檢視商港法第72條,兼顧港區安全管理的應變需求,並保障求償權益的平衡措施;落實船舶交通服務指南規定,要求基隆港進、出港船舶確實遵守基隆港分道航行規定;依據災害防救法及其相關規定,於臺灣北部海域建立大型拖救船舶能量。

另建議海洋委員會海巡署,檢視高緯度遠洋巡護船建置計劃,確保拖帶能力及耐風浪等級足以執行我國周邊海域的海難應變與救援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