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讀一本舊書,時光都變得柔軟起來​

窗外的雨不知何時開始淅淅瀝瀝,像千萬根細密的銀線,斜斜地織着天地間的朦朧。我擰亮書桌上那盞黃銅檯燈,暖黃的光暈立刻在雨霧裡暈開一片溫柔的小天地,恰好落在書架最底層那本深藍色封皮的舊書上。

伸手抽書時,指腹觸到封面凹凸的紋路,像摸到了歲月的年輪。這是本精裝詩集,書脊處的膠早已有些鬆動,翻開時會發出輕微的 “咔啦” 聲,像老夥計在耳邊低語。扉頁上有行褪色的鋼筆字:“贈阿棠,願我們永遠記得槐花飄落的午後。” 字跡娟秀,末尾畫着個歪歪扭扭的小太陽,是十年前林溪送我的生日禮物。

雨點敲在玻璃上的節奏漸漸變急,時而清脆如碎玉相擊,時而綿密似春蠶吐絲。我窩進藤椅裡,將毯子搭在膝頭,指尖拂過泛黃的紙頁。某頁空白處粘着半片乾枯的銀杏葉,邊緣已經卷成細細的波浪,那是大二那年在校園銀杏道撿的,當時正讀到 “秋天把舊葉子揉掉了,你要聽新故事嗎”,便隨手夾進書裡。

雨聲成了天然的背景音,將城市的喧囂都隔在窗外。讀到聶魯達的 “愛情太短,遺忘太長” 時,忽然想起某個同樣下雨的晚自習,林溪在教室後排偷偷塞給我一顆橘子糖,我們對着窗外的雨簾傻笑,糖紙在手心揉出細碎的聲響。那時的時光好像被拉長了,長到足夠我們數完教學樓前所有積水裡的漣漪。

書裡夾着的不止有葉子,還有張褪色的電影票根,印着模糊的《怦然心動》字樣,日期是 2015 年的深秋。記得那天看完電影也是雨夜,我們踩着水窪往宿舍跑,帆布鞋灌滿了涼意,卻笑得比路燈還亮。如今票根上的字跡快要辨認不清,可當時風裡的桂花香,彷彿還縈繞在鼻尖。

檯燈的光在書頁上投下淡淡的影子,像誰在悄悄翻看着往事。雨漸漸小了,偶爾有幾滴落在窗沿,發出 “嗒” 的一聲,像時光輕輕的嘆息。合上書時,封皮上的銀杏葉似乎還帶着那年秋天的溫度,而林溪的字跡在燈光下微微發亮,讓整個雨夜都變得柔軟起來。

或許舊書的魔力就在於此,它像個沉默的樹洞,藏着我們未曾言說的心事,在某個下雨的夜晚,忽然將那些散落的時光重新拼湊起來,讓我們在文字裡,與過去的自己溫柔相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