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下不停衣服晾不幹?5個讓衣物更快乾的小技巧
▲連續雨天干衣有訣竅。(圖/unsplash、AI製圖)
記者蔡惠如/綜合報導
秋冬連日陰雨、溼氣重,衣服洗了兩天還是冰涼未乾,空氣中還瀰漫一股悶味,讓人最怕洗衣日變成「潮溼循環」。其實不一定要仰賴烘衣機,只要掌握幾個乾衣關鍵,就能讓衣服在家中也能快速變幹、不發臭。
脫水兩次 洗完衣服別急着晾,先再脫水一次,專家建議在進行第二次脫水前,先將衣服拿出來抖開,再進行脫水,這樣效果會更好,特別是牛仔褲、毛巾或厚棉衣物,多一次脫水能讓後續乾燥速度明顯加快。不過脫水時間不要過長,以免損傷衣物纖維。
除溼機放對位置 若家中有除溼機,記得位置比機型更關鍵。建議距離衣物約50公分到1公尺,出風口朝向衣物,同時保持門窗關閉、空氣可循環。搭配電風扇或循環扇吹氣流,能幫助水氣快速被除溼機吸走,記得放置位置是要使氣流流向除溼機,不要擋住出風口或造成空氣死角。
晾衣距離要「透氣」不是「密集」 潮溼天最怕衣服擠成一團。每件衣服間留出一個手掌寬的距離,讓空氣能穿透。若空間有限,可用雙層曬衣架或斜掛方式,增加氣流流動,比單純提高溫度更能加速乾燥。
毛巾、牛仔褲先「壓幹」再晾 厚重衣物容易久晾不幹,可用乾毛巾包住、輕壓幾分鐘吸走水分,再拿去晾乾。這個「毛巾吸水法」在沒有烘衣機的情況下特別實用,既縮短乾燥時間,也能避免潮味。
選對晾衣區,避開冷牆角與浴室 許多人雨天會將衣服晾在浴室或窗邊,但這些地方往往溼氣最重。可改選通風處、靠近插座方便擺除溼機的位置(例如走道或客廳角落),再搭配循環扇往上吹氣流,讓溼氣能順勢帶出。
延伸建議:晾完衣服後也別忘了「排溼」 衣服幹了,室內的溼氣卻可能還留着。建議在衣物晾乾後,繼續開除溼機 30 分鐘至 1 小時,或開窗通風換氣;若除溼機具備「衣物乾燥」模式,可切換至「自動除溼」維持室內溼度在 50% 左右。也可放置竹炭包或乾燥劑於角落,吸附殘留溼氣,避免牆面與地板受潮,讓室內維持乾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