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樹科技開啓上市輔導備案 王興興控制34.763%股權
中經記者 曲忠芳 北京報道
7月18日,具身智能賽道的“明星”企業——杭州宇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宇樹科技”)在浙江證監局進行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並上市輔導備案。
備案報告顯示,宇樹科技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均爲創始人兼CEO王興興,其直接持有23.8216%股權,並通過上海宇翼企業管理諮詢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控制該公司10.9414%股權,合計控制34.7630%的股權。根據輔導工作安排,作爲輔導機構的中信證券預計在今年10月至12月,對宇樹科技是否達到發行上市條件進行綜合評估,協助宇樹科技按相關規定準備IPO並上市的申請文件。
宇樹科技創立於2016年,最早以四足機器人(即“機器狗”)起家,2023年開始,進軍人形機器人領域,先後推出了H1、G1兩款人形機器人產品。G1曾憑藉9.9萬元的售價迅速打開市場,而H1在2025年央視春晚的羣舞表演令宇樹科技“出圈”走紅。王興興在2025夏季達沃斯峰會期間公開透露,該公司去年的營收額超過10億元。
《中國經營報》記者瞭解到,企業要實現IPO上市,要經歷股份制改革、輔導備案與盡職調查、申報提交招股書及其他文件材料、審覈、路演與定價、股票公開發行與掛牌交易等步驟。
早在今年5月底,宇樹科技就在公司名稱、註冊資本、主體類型等工商層面完成了一系列變更,尤其是將市場主體類型由“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爲“股份有限公司”。隨後又於6月中旬完成了近7億元人民幣的C+輪股權融資,投資方包括中國移動、騰訊、阿里巴巴及螞蟻集團、吉利控股等產業巨頭。另據天眼查數據,宇樹科技自2016年創立以來已完成10次股權融資,而新一輪融資完成後公司估值超過100億元。基於此,宇樹科技開啓上市輔導備案,謀求IPO在業界看來並不意外。
“國產頭部機器人公司積極尋求IPO上市是現階段的必然狀態。”謙詢智庫創始合夥人龔斌指出,A股科創板成長層爲處於“超級風口、偏實業”的硬科技明顯企業提供了“綠色通道”。人形機器人公司必須趁着當下的熱度想盡辦法融資,才能蹚過接下來三五年在新興技術成熟曲線上從“期望膨脹峰值期”到“泡沫破裂低谷期”的考驗,不論是一級市場融資,還是謀求二級市場募資,都是爲了“廣積糧”,在可能的“寒冬”到來之前儘快兌現AI紅利。
近期,國內人形機器人領域掀起融資熱潮。其中,與宇樹科技同樣作爲“明星”公司的智元機器人,通過“協議轉讓+部分要約收購”的方式,成爲上市公司上緯新材(688585.SH)的控股股東,資金支出成本約21億元,這被業內視爲智元機器人“曲線”上市的舉措。
知名經濟學者、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指出,宇樹科技此前已通過知名度獲得了一些銷量,不過它依然缺乏重磅應用場景,其營收可能很難維持。現階段,股東投資宇樹科技的熱情很高,宇樹科技在前段時間融到了很多錢,所以該公司其實並不缺錢,而謀求IPO上市的目的在於藉着這股熱度兌現對財務股東變現的承諾。宇樹科技方面很清楚,人形機器人應用探索是個漫長的過程,因此提前通過上市獲得一批資金,並保留一個股權再融資的窗口,讓原始股東中的財務投資人變現退出,的確是當前宇樹科技的最佳選擇。宇樹科技方面也會擔心,如果人形機器人的應用探索情況不佳,熱度減退,那麼宇樹科技很可能就會遇到發展瓶頸,到時候再去上市,難度將變大。整體來看,當前是宇樹科技謀求IPO上市的最佳時間。
(編輯:張靖超 審覈:李正豪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