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售市場明顯量縮 盤久待變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信義房屋提供/王莫昀臺北傳真)

預售市場向來就是房市領頭羊,景氣好民衆擔心不買會更貴,短期內買氣會爆發,以長期的統計經驗來看,市場底部量大概一個月全臺銷售5000件,若1萬件以上就是多頭市場,呈現價量齊揚,個案銷售順利且民衆會有不買會更貴的心態,不過去年第七波管制前衝到單月銷售1.5萬件,市場可以說是熱過頭,遇到政策出手就出現明顯降溫,第四季也逐漸降到單月5000件左右的水準。

根據最新實價預售揭露件數統計,今年前2月預售揭露戶數僅7千餘戶,寫下近5年以來同期的新低,且較去年同期量縮約6成,受到房市風向改變與房貸政策影響,民衆對於購買預售案顯得更爲謹慎。

由於這波房價漲勢又快又急,面對政策引導與國際金融情勢欠佳,預售案已經出現疲態,銷售現場送家電等方式吸引買氣已經不是新聞,銷售案場已經有拉長銷售時間的預期,廣告預算也會節約省着用,倘若預售低量的時間一拉長,可能就要觀察是否出現價格鬆動的現象。

雖然有個案對外訴求打出7折價格,不過觀察個案地段等條件,只能說沒賣貴价格合理,不過個案的確也吸引到市場上的目光,雖然是行銷話語,但也觸動銀行敏感的神經,有銀行打聽到底是否屬實,如果是真的降價打7折,那銀行估價也要跟着保守,對於房市都不是有利的消息。

這波價格變動,可能由站在海嘯第一排的代銷業者先面對,現在代銷業者也是苦撐慢慢銷售,賣不動的案子甚至可能最後出現虧損狀況,尤其是過去房市飆漲區,人氣退場狀況更爲顯著,從代銷業者的反應不難看出第一線對於房市看法,代銷業者現在若是要接新案,勢必不會再跟其他同業加價競爭,反而會保守因應,新接案要跟業主溝通到現在市場可以接受的價格,甚至案場賣不動時再回頭跟業主溝通是否讓利爭取交易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