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冷吱吱…預售屋交易量縮缸
近年全臺預售屋交易量
年度房市指標的329檔期,今年市場反應冷淡。根據預售實價登錄統計,今年3月全臺預售屋交易量僅約4,300件,較去年同期大減69%,更寫下近四年來首見連續三個月單月交易量不滿5,000件的紀錄,交易量能僅達景氣高峰時期的3成,凸顯房市買氣低迷,預售市場農曆年後未見人氣回籠。
根據實登資料,2023年10月至2024年8月間房市交投熱絡,全臺平均單月預售屋交易量都在1萬件以上,其中2024年5、6月單月都達1.6萬件。
不過隨着成屋市場面臨銀行房貸放款緊縮,加上中央銀行推動第七波信用管制,房市買氣急凍,去年第四季單月均僅剩5,000餘件,今年以來首季單月更進一步跌破5,000件以下,即使進入傳統旺季的329檔期,仍止不住預售市場買氣下滑的趨勢。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從銀行限縮房貸政策上路後,預售市場出現量縮,買方心態從「不買會更貴」,轉變爲「停看聽」,精挑細選適合自己的個案謹慎購屋,現在預售市場已經呈現個案表現,具備有捷運站、總價控制得宜、大基地與高性價比值的個案,是現在市場上還能順銷的關鍵,整體來說,預售市場也轉向成爲自用型市場,銷售速度普遍從去年迅速熱銷校正迴歸。
預售案買氣鈍化,代銷業者首當其衝,因應銷售期拉長,一方面控管廣告預算,同時也有較多采取店面作爲接待中心方式銷售,接案也更精挑細選較具順銷條件的個案。
以個別縣市來看,去年3月景氣熱絡時,新北、新竹、高雄單月預售屋交易量多能突破千件,臺中、桃園更達2,600件以上,不過今年3月七都單月交易均在千件以下,新竹量縮逾8成,桃園、臺中、高雄量縮逾7成,僅臺北市量縮在3成以內較爲穩定,過去房價漲幅高區域量縮的情形更爲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