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勢兇猛!四川久旱區域旱澇急轉風險高

四川在線記者 邵明亮

昨天夜間到今天(6月30日)白天,省內川東北等地迎來一場強降雨天氣過程。

這場強降雨對於川東北地區可謂“久旱逢甘霖”。6月以來,川東北乾旱持續發展,儘管其間有幾次降雨,但區域內旱情並未得到根本解除。而這場強降雨的到來,將對川東北旱情緩解起到積極作用。

在近日的省水利廳一場汛情調度會上,除了建議川東北地區要搶抓降雨有利時機增加水利工程蓄水,氣象和水文專家也多次提醒相關區域需警惕旱澇急轉的風險。

什麼是旱澇急轉?這種現象有何特點?

“所謂旱澇急轉,是指在前期無降水或降水偏少,且已出現旱情的情況下,短期內突發高強度降水並形成洪澇的一種天氣現象。”四川省水文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相較普通洪澇災害,旱澇急轉主打“快”和“猛”,破壞性更爲顯著。

原因在於,前期乾旱導致土壤硬化、植被稀疏,雨水下滲能力大幅降低,短時強降水更容易形成快速徑流,從而加劇洪水的衝擊力,極易導致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多種次生災害同時發生。而對於農業生產而言,旱澇急轉則會導致農田被淹、農作物根系受損、倒伏、土壤脫肥等。

以巴中市爲例,今年以來該市總降水量190.6~248.9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33%~50%;前期久旱,此次降雨量大,全市面臨旱澇急轉的壓力較大。

“前期降雨偏少,再加上高溫炙烤,容易導致一些山體開裂,這時候一場大雨降下來,就好像往酥脆的餅乾上倒開水,滑坡風險將瞬間飆升。”巴中市應急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如何應對旱澇急轉可能帶來的危害?

四川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旱澇急轉的突出表現就是雨強(單位時間降雨量)大、“變臉”快,相關區域需要強化監測預報預警工作,加強水利工程巡查值守,特別要做好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災害防禦、中小型水庫安全運行、低窪易澇區排水防漬等工作,人員要及時轉移避險。

而針對農業領域,專家提醒,旱澇急轉區域的農業部門、種糧大戶以及果蔬農戶要密切關注地勢低窪田塊、已播種農作物及園藝作物田間積水情況,對形成積水層的要及時做好疏通溝系排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