嶼人島憶.紀念
本名吳建田的作家吳濁流(見圖)與他的珍貴手稿、臺灣文藝創刊號、著作等,目前收藏於竹縣文化中心。(本報資料照片)
本名吳建田的作家吳濁流與他的珍貴手稿、臺灣文藝創刊號、著作等,目前收藏於竹縣文化中心。(本報資料照片)
金門又稱浯島,充滿戰地風情。(羅辛攝)
金門又稱浯島,充滿戰地風情。(羅辛攝)
嘉義中央噴水池。(本報資料照片)
屏東勝利星村「永勝5號」爲獨立書屋,作家張曉風曾在此寫作。(本報資料照片)
桶盤嶼的柱狀玄武岩是上天鬼斧神工的瑰寶。(本報資料照片)
嶼人島憶.紀念
金門篇
〈我島江湖紀念──浯島戰魂英雄悲歡〉
跋涉至此停步,島的喧囂邊界,歷史別回首
理理滄桑皺褶,整整疲盡倦透的顛沛,排妥亂序汗青
放下整札悲歡了吧,我們正回到盛世的未來
突圍軌條砦海岸線,衆志搶灘、羣勇登陸
佔領更雄偉的疆圖,共寫更千秋萬世的太平
死生刺青刻在每個紀念日背脊,族譜全然斑駁
板蕩於甲午歷史浮游,扶桑阻馬關春秋
條約舛歧綁住走失的筆墨,忍痛割讓族裔血肉
每句恥辱都在割砍今生當下的聲光熠彩
嘶鳴中押着同安話的腔韻,風獅爺有悔
穿透翟山坑道的黑與深邃,故里慟着平仄曾經
而我們感動了,正回到鄉土的未來
撞痛了遺址殘圮,收穫千山萬水的數朵傷痕
斷句毋忘在莒,愛恨都駐紮同一夙昔故址
懷舊料羅灣水釀的癮,夠拓碑一輩子英雄榜
暢飲島世流年如高粱的嗆與醒,難免太武驚豔
戰和隔岸對峙,海峽隔絕楚河漢界
遠瞻遙望島際棱線圈圍起來的時代倥傯
韶光一再流連互擁的澎湃與崢嶸,夢也就晚了緩了
而我們哭了,正回到族裔的未來
穿越悲歡歷劫,將一舉收復豔陽淌過的古典現代
豪邁攤卷展閱,紀志傳中編寫着反骨逆光
鋪開血淚浸漬釀過的風雲掃掠,敘事襤褸譜錄過往
字詞裡仍藏有單打雙不打的砲聲轟隆
煙硝猶在,句行間也躲着幾許夜襲警戒
古寧頭殺戮哀鳴,古北口戰雲沸騰
捐軀肉丘墳,終隨凱歌行伍一路巡禮全冊風華
而我們笑了,正回到家國的未來
壯志成羣邁步抵達,踏實重踩每一樁悲歡
聽着風雨紀實,盤點幾筆史實的淋漓肆虐
悲歡在每場起義裡擱淺,浯島日常悽美惘惘
壯史剛又再集結,格放每步足履艱辛踏過
一島的昨天昔日,我們正回到曙曦的未來
即使江湖悲歡漶漫,繼續綻映盛夏中天的我島紅塵
新竹篇
〈我們正回到未來──重寫吳建田風雲〉
歷史向前邁。再走幾步,死生棱線就很清明瞭
〈水月〉一筆劃下,哀嚎在每場起義裡擱淺
腳下淹漫着福爾摩沙,遠處則是成羣亞細亞的孤兒
時代倥傯穿越幾世盛衰,歷劫難免驚豔
停雲於漢詩格律平仄,幾頁《臺灣文藝》吟哦成陣
如凱歌行伍,整隊一路歡聲讀完半冊風華
逐序收復抗日跋涉過的古典領域。
豪吞留聲機裡的板蕩流離,苦嘗無花果
正義疾步匆迫趕抵,羣聚翻譯着每一晨曦夜霞
青春壯志成城,與他正橫越盛世的華燦當下
孤帆三部曲剛上市,隨興爭閱着風起雲涌
每一篇章內鐵血革命,字裡行間烽火連天
二二八踏實重踩步入民國之初
民主被槍響吻過,包紮着信仰刮傷的痛
真理禁止跨越欄柵,練習着客家孤獨
紀志傳卷中每一字句都反骨,年輕本該叛逆
鑄下一句句血染的啼泣之詩。
世代遼闊,逆光往更黑暗處奔去
鄉土沃壤裡,蔓草荒煙剛被筆犁過
標紅刪改亂世,與他正過渡文學的壯麗之前
一頭闖進《臺灣連翹》,汗青風雨正狂暴
追尋混沌的未識過往,蹲下撫慰記憶裂痕
成堆橫陳的殤慟,怕是風暴的惡戲一場
淺淺拂弄韶歲,即滿是皇民嚎啕窸窣。
摸索這島的交錯對照,反覆老身春秋
爬梳被遺忘與需惦記的恩典福賜
不得不承擔人間過隙的折射遞移
異鄉故里各悲壯着平仄曾經,勇敢無敵
宣言被時光打磨拓寬成無垠仰望
撞破威權,與他正負重江山的使命現在
擁捧七十七暮晚,終究哀歌喟嘆
悲歡早熟,宜恨宜哽咽宜滄桑。
特別鍾愛手裁線裝的整札靈感
字裡有歲月皺褶,着墨湮印出淑世路徑
就着滿室硯香溢灑,輕描淡寫一輩子
撫觸文稿裡的音色、紋理以及悲壯走勢
對詠生世華燦,肉身傾圮自豪傳奇
這天光,引領踏旅很遙很遠的這裡那裡
重寫千秋萬世,與他正歸返他的家國未來
注:吳建田,筆名吳濁流,新竹新埔人。生於1900年,卒於1976年,享年七十七歲。創辦《臺灣文藝》雜誌,設立「臺灣文學獎」鼓勵文學後進,著作、眼光走在時代之前,留下許多珍貴的文學資產。
嘉義篇
〈幾道光芒剛剛路過──諸羅我嘉青史〉
幾道忠烈光芒,爭先恐後照進諸羅全景
臺灣雲豹忠誠守護,雄踞悲壯最終程
一座座雄偉和巍峨豪立,通篇以金漆寫就功勳
名姓排妥死生滄桑,伏筆着每樁壯勇赴義的澎湃
原民祖靈安頓朝奉,祭壇豐年已夠富饒
穿越一線天,登巔望最鏗鏘的夢土疆域
此刻暴風雨和晴霽陸續抵臨,剛剛路過我嘉
青史溢滿春秋,整幢城邦跋涉太值得被紀念
豔紫荊正開滿射日塔頂的穹蒼圖騰
幾道民主光芒,前仆後繼射進中央噴水圓環
三二事件喧囂,主義宣言羣聚在吶喊最嘶啞處
褪下尊嚴揮舞着正義,舉旗擎旌史詩壯闊
跟覺青站在同條陣列的和平嚮往裡
激昂抗爭夢想的尺度寬幅,自由該如何顛沛流離
哀慟暴動,槍響躡步踐踏過二二八傷痕
裂縫汨汨滲出好幾條血流成河,剛剛路過我嘉
青史繞過失據亂步履跡足印,黎明初曦在望
備妥掌聲歡呼,等盛世風塵僕僕到來
幾道風華光芒,成羣結隊映進蘭潭水湄
美麗哀愁瀲灩山光水色,岡陵月影潭心晃漾
三信亭領着湖影粼波,淌過八掌溪曲水流年
尺牘盡處有KANO半畝青春夢、全幅陳澄波畫彩
鑄詩在島嶼及海峽間,銘刻競豔壯景盟誓
並舉起母語用力揮舞,大聲讚美着諸羅永晴
穿透紅毛埤山低海拔鄉愁,剛剛路過我嘉
青史散策遊旅於雲淡風輕間,浪漫盎翠相隨
盛產一生錦繡,讀遍桃城悲歡三百年
屏東篇
〈阿緱不說再見──南國未遇郭漢辰〉
兼程趕赴南國,溽暑緊緊跟陪、落山風擾旅
一路蜿蜒臺三線,幾多崎嶇彎過歲時跋涉
悲歡喜哀處拐角、暫停辛酸襤褸,轉經顛沛浪蕩
往前走五十六年、踏上三十四書階
闖進記憶之都的景美樹綠花嬌草茵
門外正披着張曉風舊事飄搖,疊映光之戀
也斑駁着南方永晴的半島艱難,風月幽隱
就相約永勝五號見,要和大山大海說話
您卻爽約毀誓,逕自提早啓程往下一世的阿緱
講好即使江山鑿痕斑駁、癌瘤死生逼摧
也要存儲一輩子遼闊,夠詩任性揮霍
才知您已於眼眶築起大武山垣墉,爲的是要
獨擁那哭嚎濡溼的凝眸;嘴角圍有一池大鵬灣
戲水引潮圈住塊塊文稿戈壁,爲的是要
私儲那潭盛世書寫的墨渴;至於耳畔恆春潮汐
則幾乎顛覆墾丁狂歡,爲的是要
孤享最南最難的鄉愁春秋。剝離人全帶走了
還來不及排妥幾章命運插頁,就匆匆讀完江湖
曾經將星雲集,譽勳功耀羣聚
凱歌行伍一路歡聲讀完整冊戎旅風華
挺住軍魂鏗鏘落款,終篇寫不盡榮辱勝負
您在勝利星村屯守駐紮,爲忠義卸下英勇偉大
抒情建起幾座宏願,換上新幢陳冠學裝潢
登頂還可望見鵝鑾鼻燈塔日出,光程熠熠
更遠蒙茫處,隱現小琉球島影婆娑
南土沃壤未遇,蔓草荒煙剛被筆深深犁過
潤飾刪修濁世,標紅年代再再復興南國壯麗
亞熱帶漂泊,鑄詩半島海峽間的板蕩
揹山的人終究放下紅塵重負,躬身抱憾退場
撫觸書寫裡的音色、粗紋理以及悲壯走勢
捨棄心酸心痛心碎心死的孤獨收藏,容有風雨
尋索島之南的交錯對映,反覆老身華燦
遺言幾句被韶歲打磨拓寬成無垠仰望
地球每天帶着一點遺憾在轉動,懇向死生致敬
海枯的那天轉身訣離,封城之日不說再見
重約再聚陳年昔憶的豐饒那裡,繼續阿緱百載
注:詩內所擬之「記憶之都」、「光之戀」、「和大山大海說話」、「剝離人」、「揹山的人」、「地球每天帶着一點遺憾在轉動」、「海枯的那天」、「封城之日」,均出自郭漢辰書名。
澎湖篇
〈島讀這頁風月──菊島幾段春秋〉
光陰們流浪太久,羣島滿布落蕊粗礪
逐波刻着幾抹魚遊花宅,遠夢很澀
慟地割開三百年滄桑,藏好幾座頹圮
古厝間亂插着歲月裂縫,周旋幾世縹緲
韶光輾轉晃盪,淹沒舊憶幾樁
島嶼春秋總是風狂雨驟。
斷垣光影婆娑撩動,慢慢讀前世
盛世還留漬青苔,蔓生渺渺斑駁
聚落蕭瑟淪陷,廢墟演過愛恨情仇曾經
如此倉促記下嶼時殘記半冊
濤聲慢慢退潮,空出最瑰麗的在地扉頁
咾咕石錯落磊磊砌堆成古意處處
以生滅以蒼涼披覆紅屋瓦頂,殘牆悽美
崩裂角落醃着海鹹,記憶鑲有鎏金
玄武岩遞嬗灣澳風土,等着被留白歡慶
島嶼有夢何來風馳雨暴。
信步躡足每回的盈缺滿虧,緩緩讀當下
深怕踩碎了巷弄靜謐,終歸踏破囂寂
鄉愁演繹如常儀典和曠世壯景
擰緊遺址的痛,靜坐下來與昔史感動對話
準備好淚,對飲流年悲歡
門縫裡寄放懷舊,景深轉折一逕開往時光句點
想念竟一夜長繭,哭聲哀唸了一整窗曾字
老宅風華漸褪,正波瀾着滿村闌珊
紅塵久久屯紮,織着每個繁景紀念日
島嶼迴盪已無疾風強雨。
時代迴音座落在島之央,漫漫讀來生
碧海藍天正縫串着將來,追上風和日麗
荏苒橫斷,老故事值得被複誦
旅情千帆過盡,裱框光陰以停格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