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期Fed降息效應 央行力守臺幣30元關卡
央行召開第3季理監事會前夕,新臺幣止不住升值態勢,17日開盤15分鐘即失守30元關卡。聯合報系資料照
央行召開第3季理監事會前夕,新臺幣止不住升值態勢,昨(17)日開盤15分鐘即失守30元關卡,惟央行採取兩招阻升,包括「點狀調節」、要求外資保管銀行提醒外資匯入資金必須依照申報用途投資,否則視爲炒匯,讓新臺幣力守30元整數關卡,終場收30.065元,升值3.6分,成交量縮減至16.77億美元。
新臺幣昨天再次閃見「2字頭」,11時前一度升抵29.984元,勁揚1.17角。但外資見29.984元匯價再往下賣有壓力,隨即由拋匯轉爲買匯;下午盤外資酌量進出,而出口商則是例行性拋匯。
匯銀指出,央行昨天調控策略轉變,由過去集中在收盤前半小時出手,改爲「點狀調節」,於每15分鐘的節點堅守報價,嚴防新臺幣升破30元整數關卡。此舉等同向市場傳遞明確訊號,顯示央行持續監管,避免炒匯資金趁勢操作。
匯銀人士指出,在第3季理監事會召開前,央行加大守匯力道,採取「點狀調節」新作法,市場相當有感。過去央行多在收盤前半小時出手,如今改爲全程嚴防,凸顯維持匯市穩定的決心。
除操作策略調整,央行近期也透過外資保管銀行發出提醒,要求外資匯入資金必須依照申報用途投資,若僅將資金停留帳戶、伺機炒作匯差套利,將被視爲炒匯,並納入監管範圍。此舉被視爲針對短線熱錢的防堵措施,避免資金過度推升新臺幣升值。
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啓超認爲,目前美國勞動市場走弱,加上川普持續施壓希望更快降息,若步調加快,短期內非美貨幣可能延續升值趨勢,新臺幣甚至有「坐三望二」的壓力。
富邦金控首席經濟學家羅瑋認爲,日本央行預計最快10月或年底再升息,也讓美元短期走勢偏弱,預計9月降息後,美元指數可能再探96;中長期來看,到明年第1季末美元可能再度轉強。
據統計,昨日美元指數貶值0.3%,亞幣升值居多,日圓升值0.15%,新臺幣匯價昨日小升0.12%,人民幣升值0.1%,星元升值0.05%,僅韓元貶值0.05%;歐元也強勁升值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