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門:“牛羊成羣”闖出特色富民路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通訊員 高洋 馬瀟

肥牛在整潔的欄舍間悠然進食,羊羣如雲朵般點綴於戈壁灘上……行走在玉門市柳湖養殖圈舍,一幅幅生機勃勃的圖景躍然眼前。這些蓬勃景象的背後,正是當地立足資源優勢,將畜牧養殖業鍛造成驅動鄉村振興核心引擎的生動實踐。

規模科技雙驅動,龍頭引領共富路

步入柳湖現代化養殖基地,標準化牛舍寬敞明亮,健碩的西門塔爾、安格斯等優質肉牛毛色鮮亮。畜牧專幹呂春山介紹道:“目前全鎮存欄肉牛2300餘頭,年出欄總量超150頭,年銷售額達230萬元。”

玉門市柳湖鎮現代化養殖基地配備了自動化精準飼餵等先進設施,採用高效育肥模式,肉牛6個月即可出欄,主要銷往本地及周邊市場,已建立十餘個穩定銷售渠道。在生產全過程中貫穿發揮聯農帶農作用,帶動周邊30餘戶農戶共同發展肉牛養殖,成爲激活區域經濟的新標杆。

良種精養提質效,種羊樣板促升級

玉門市柳湖鎮富民村養殖小區擁有佔地2畝的標準化牛舍8座,以及配套的飼草棚等基礎設施。富民村養殖小區專注於引進並培育適應本地乾旱氣候的小尾寒羊等優質種羊,依託精細化飼餵管理與科學防疫體系,顯著提升了肉羊成活率與整體品質。

“乘着政策東風,今年全鎮肉羊飼養量達5.5萬隻,年出欄總量超5000只,僅養殖小區肉牛飼養量已突破300頭。”負責人樑宏軍對前景充滿信心。

富民村養殖小區的成功探索,爲全市各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提供了可複製、可借鑑的現代化養殖“樣板”,爲衆多中小養殖戶提供了幹事創業的場所,有效推動區域肉羊產業的提質增效。

機制創新強根基,抱團發展活力涌

讓產業發展的紅利惠及廣大農戶,是畜牧產業壯大的堅實根基。通過“政府搭臺、企業賦能、農戶參與”的緊密型聯農帶農機制,打造了高效的“場繁戶育”協同體系。玉門市柳湖鎮在岷州村、富民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等本地合作社引領下,將規模化養殖場與分散養殖戶結成利益共同體。

從戈壁灘上牛羊成羣的繁榮畫卷,到種養結合、科學專業化養殖的生態新景,玉門市柳湖特色畜牧產業正描繪出愈加絢麗的篇章。展望未來,將繼續深耕肉牛、肉羊兩大支柱產業,着力推動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管理、品牌化運營,讓畜牧產業真正成爲富民強鎮的“壓艙石”,在廣袤的鄉村大地上譜寫出產業興、百姓富、生態美的動人樂章。

歡迎全省各地的通訊員踊躍投稿:mrgst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