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美貿易談判,韓國、印度、馬來西亞分別設“紅線”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葉滿】隨着美國政府對多國設定的所謂“對等關稅”暫緩期即將結束,一些國家正加緊推進與美貿易談判。雖然它們希望在8月1日前與美國達成協議,但也做出了在一些關鍵領域不會讓步的姿態。

據韓聯社23日報道,韓美兩國將於25日舉行經貿磋商會,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通商交涉本部長呂翰九於22日飛抵美國,他在機場接受採訪時表示,當前情況非常嚴峻,政府將以國家利益爲首全力以赴展開磋商。

韓聯社稱,韓國政府決定爲韓美關稅談判設定“紅線”——不把牛肉和大米市場的進一步開放作爲籌碼。此前,韓國要求美國全面免除或減少對鋼鐵和汽車徵收的關稅。美方則要求韓國解除對30月齡以上的美國牛肉的進口禁令,並擴大美國大米進口。鑑於這兩項涉及敏感的食品安全和保障問題,韓國政府在此方面設定“紅線”,轉而考慮擴大開放燃料市場。

不過即使對美國牛肉有進口限制,韓國依然是美國牛肉的最大進口國。韓國政府的數據顯示,僅2024年一年,韓國就購買了價值22.2億美元的美國牛肉。大米方面,韓國對美國、中國、澳大利亞、泰國、越南等國家的大米實行關稅配額,其中美國佔總配額的32%。

同樣在農產品關稅方面無法與美達成一致的還有印度。據路透社22日報道,來自印度政府的消息人士稱,印美在8月1日前達成臨時貿易協議的前景黯淡,雙方在削減關鍵農產品和乳製品關稅問題上的談判陷入僵局。

印度新德里電視臺報道稱,對於美國削減乳製品關稅的要求,印度方面態度強硬,印度此前未向任何貿易伙伴作出這樣的讓步。消息人士還稱,印度已經告訴美國,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定,印度保留對美國進口產品徵收報復性關稅的權利。

報道提到,華盛頓方面抵制印度提出的減免鋼鐵、鋁和汽車等商品高額關稅的要求。但消息人士透露,預計美國代表團將很快訪問新德里談判。

另據彭博社22日報道,馬來西亞政府的談判代表正在尋求讓美國降低即將於8月1日生效的25%關稅,目標是接近美對印度尼西亞、越南的關稅水平(20%左右)。知情人士表示,馬來西亞政府拒絕了華盛頓方面的一些要求,包括延長對美電動汽車的稅收減免、減少電力和金融領域的外資持股限制、削減對當地漁民的補貼。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週一表示,在貿易談判中,政府在涉及國家政策,尤其是對馬來人和土著人民的優惠待遇方面,劃定了一條“紅線”。

據彭博社報道,馬來西亞投資、貿易與工業部長東姑·扎夫魯本月早些時候曾樂觀表示有望達成降稅協議,但近日警告草率協定可能帶來的風險。彭博社稱,這凸顯出小型貿易國在與美國政府談判中的艱難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