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今年新增裝機增速放緩 光伏企業系統性經營風險仍存 但產業鏈價格已回暖
財聯社2月27日訊(記者 劉夢然)“國內國外兩頭卷,辛苦到頭不掙錢。”在今日舉行的“光伏行業2024年發展回顧與2025年形勢展望研討會”上,有嘉賓如此概括當前光伏產業現狀。
從製造端看,去年,國內多晶硅、硅片、電池片、組件產量同比增長均超10%,電池片、組件出口量同比分別增長46.3%、12.8%,光伏製造業產量增長態勢持續。
但出口額、產品價格和產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統計數據,去年光伏產品出口總額約320.2億美元,同比下降33.9%;四個主要環節價格分別下滑超39%、50%、30%和29%;國內光伏製造端(不含逆變器)產值保持萬億元規模,同比出現下降。此外,硅片出口量同比下降13.3%。
“過去對光伏行業做總結,總是非常樂觀,高歌猛進,但是今年不一樣了。”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勃華在會上表示,預計2025年全球光伏裝機將繼續保持增長,但增速將會放緩。樂觀預測,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同比增長10%。
需要注意的是,企業經營方面的系統性風險壓力更大。由於產品價格快速下降,光伏企業盈利空間被嚴重壓縮,部分中小企業宣告破產;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33家光伏上市公司發佈業績預告,其中大部分內容是營收減少、業績由盈轉虧,以及業績不及預期導致項目暫停、股權變更等。
據王勃華統計,在這33家企業裡,所披露的業績預減和業績預虧的金額總和大約是400億元,大概相當於業績預增總和的10倍左右,行業虧損在擴大。
從2024年Q1開始,組件環節淨利潤首次轉負,輔材輔料環節承壓;截至2024年Q3,輔材輔料淨利潤首次轉負,行業現金流危機加劇。在主產業鏈環節,收入與利潤急劇下跌,負債率仍處高位,應收賬款週轉天數翻倍增長。生產設備企業的淨利潤也同樣明顯下滑。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在多重系統性風險下,光伏產業自去年12月開啓自律減產計劃,成效逐漸顯現。據王勃華介紹,多晶硅、硅片和電池在2024年上半年快速下降,下半年以來整體穩定,硅片和電池價格在今年以來已有一定回彈。
王勃華表示,光伏作爲重點產業之一,需要從兩側發力來化解結構性矛盾。
供給側方面,《光伏製造行業規範條件》政策出新,要求提高新建項目的資本金比例、技術指標,光伏製造業門檻升級,如在電池環節,新建P型電池、組件效率不低於23.7%、21.8%;新建N型電池、組件效率不低於26%、23.1%,通過引導光伏企業減少單純擴大產能的光伏製造項目,加強技術創新、提高產品質量。
在需求側,電力交易已成爲影響光伏發展的重要因素。今年2月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關於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 促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標誌着新能源“固定電價”時代的結束,全面進入市場化電價發展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