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多溼熱洋蔥病害拉警報 農改場籲防黃萎+炭疽雙重威脅

▲洋蔥育苗,高雄區農改場籲病害防治。(圖/高雄區農改場提供)

記者陳昆福/屏東報導

目前正值洋蔥育苗階段至定植初期,但因今年夏季以來,受到颱風、西南氣流及午後雷陣雨等影響,南部地區降雨頻繁,高溫潮溼的環境加上部分低窪區排水不佳,可能成爲黃萎病與炭疽病滋生的溫牀,若病害嚴重可能導致植株乾枯,不僅減產,品質也大打折扣。高雄區農業改良場提醒農友,育苗時要特別注意病害預防,包含加強水分管理、適時藥劑防治,並切記不可將罹病苗株移入本田,避免成爲田間的感染源。

高雄農改場羅正宗場長指出,黃萎病是育苗期及本田期最需留意的病害之一,以連作地育苗時容易發病,常造成幼苗葉片黃化、甚至倒伏枯萎。如果在本田期發病,則因根部易腐敗加上洋蔥進入結球期需水量大,進而導致植株黃化萎凋。此外,炭疽病近年也曾大規模發生,可能透過受污染的種苗帶入田區,受感染的葉片等組織上常出現褐色乾枯斑塊,也可能造成葉片捲曲症狀,嚴重時全株枯萎,影響蔥球的肥大與產量。高雄農改場表示,爲降低病害風險,建議農友避免使用連作地或重複利用的介質育苗;其次,適度施用有機肥與有益微生物,幫助根系健壯;此外,需隨時觀察苗牀及植株情況,發病初期可使用登記藥劑適時防治(如62.5%賽普護汰寧水分散性粒劑1,500倍可用於防治黃萎病,24.9% 待克利水懸劑3,000倍可用於防治炭疽病);最後還需將罹病幼苗與殘體應妥善處理,切勿移入田間,以防成爲初次感染源。該場也提醒農友,若在病害辨識或防治上有任何疑問,都可與本場聯繫,相關人員將提供協助,共同守護洋蔥的健康與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