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德國戰略對話,中方提了“三件事”:夯實關係根基、提升合作質量、踐行多邊主義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 環球時報記者 陳青青】7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同德國外長瓦德富爾在柏林舉行第八輪中德外交與安全戰略對話。王毅在同瓦德富爾會見記者時表示,本次中德外交與安全戰略對話全面、務實、坦誠並富有建設性,增進了彼此理解,擴大了雙方共識。4日,德國總理默茨在柏林會見王毅。默茨表示,德中關係發展良好,政治經貿等各領域合作持續發展。德方願同中方堅持開放互利,促進公平貿易,攜手應對危機挑戰,這符合雙方利益。德國新政府堅持一箇中國政策。

據外交部消息,王毅3日在會見記者時表示,作爲世界第二、第三大經濟體,中德應加強交往、深化合作,共同做好三件事。一是夯實兩國關係根基。雙方要落實好兩國領導人重要共識,籌備好下階段高層交往。中方歡迎默茨總理年內訪華,並就儘快舉行第八輪中德政府磋商達成共識。二是提升雙邊合作質量。雙方就各自的經貿關切進行了深入探討,一致同意爲務實合作搭建更爲穩定、可預期、可信賴的政策框架。三是踐行多邊主義。王毅強調,中方願同德方一道,共同做多邊主義的倡導者、自由貿易的捍衛者、開放發展的貢獻者,推動國際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強調合作,明確衝突”,德國《柏林報》4日提到,中德外長會晤之際,貿易、臺灣和烏克蘭等問題正在引發緊張局勢。在記者會上,瓦德富爾表示,挑戰只有通過合作才能解決,“尋求應對這些挑戰的解決方案是德中關係的基礎”。報道稱,經濟是此次會晤的核心議題。“經濟關係是我們與中國關係的重要支柱。”瓦德富爾講到希望中國市場開放、競爭公平,同時對中國稀土出口管制等問題表達關切。

“稀土出口從來不是、也不應成爲中歐之間的問題。”王毅3日應詢就稀土出口問題迴應道,只要遵守出口管制規定並履行必要程序,歐洲企業的正常需求將得到保障。王毅表示,中方主管部門還爲歐洲企業設立了“快速通道”,有人故意在中歐之間炒作此事是別有用心。

稀土問題是德國媒體最爲關注的焦點之一。德國《經濟週刊》4日在報道上述表態時稱,中國外長在圍繞稀土等關鍵原材料的貿易衝突中,與德國和歐洲展現了和解姿態。北京語言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副研究員董一凡4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此次會晤充分展示中國始終將歐洲視爲戰略伙伴,積極採取建設性方式加強溝通,以解決問題爲導向。尤其重要的是,中國明確提出了對德國的三個定位,表明在國際貿易、自由貿易、互利合作和國際秩序等關鍵問題上,中德可以發揮怎樣的作用、如何深化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