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川普政府斷線?林飛帆:臺美仍在互相有默契狀態
林飛帆。(本報系資料照片)
前美國國務院資深顧問惠頓日前批評賴政府決策失利,導致與美國川普政府斷線。國安會副秘書長林飛帆今天(13日)表示,這項指控並不符合實際情況,臺美之間的互動跟互信,還是在大家可以理解甚至互相有默契的狀態。他也重申國土防衛韌性特別條例預算「非常關鍵」,真的很需要政府和國會一起支持。
林飛帆今天接受Yahoo《齊有此理》主持人王時齊專訪,親上火線反駁近來的「疑美論」,他說,現在世界各國都很在意臺灣的安全,他請大家不妨思考「爲什麼會有疑美論」,還有疑美論對哪個國家最有好處?「其實答案很清楚,就是中國」。
對於惠頓批評賴政府跟川普斷線,他說,瞭解臺美合作現況的人都會知道,這項指控並不符合實際情況,這只是惠頓個人的看法,臺美原本就有很多外交上的互動往來,對於這些特定個人的言論,我方不會去做太多回應。
林飛帆強調,臺美之間的互信跟溝通管道,靠的是長久累積的過程,政府有善盡說明的必要性,但不會逐項逐句去回覆。事實上也已經有很多美方人士主動跳出來反駁, 「所以我相信臺美之間的互動跟互信,還是在大家可以理解,甚至互相也都有默契的一個狀態」。
對於有藍委揚言要砍國土防衛韌性預算換普發現金,林飛帆表示,國土防衛韌性的特別條例預算「非常關鍵」,無論是美國還是各國盟友都希望臺灣能夠增加防衛預算,除了單純的國防預算,還要提高韌性的預算。
他舉例,像是提升海巡偵查能力的軟硬體設備,若不給預算,未來海巡碰到對岸海警船、切電纜的船隻時,是否有能力和防禦的能量能 夠因應?此外,是否要有新的船艦用來強化應對灰色地帶的衝突?
林飛帆指出,在先前的風災中,我們也看到通訊和電力韌性非常重要,之前臺電相關的經費遭到刪凍,我們也有同樣的擔心,怕影響到微電網有小型電網的強化。
此外,他說,內政部也在此次預算中提出一些細節項目,包括強化地下防空避難設施、防火系統、排煙設備等等,都在此預算中討論,「真的很需要政府和國會一起支持」。
林飛帆認爲,正因爲中國希望看到臺灣分裂,所以必須仰賴朝野各政黨領袖號召大家團結合作,呼籲朝野不能只用國內視角去看,還必須要有清楚的國外視角,當面對強大外來威脅的時候,只有團結才能禦敵。
他也以過去幾次危機爲例,全臺上下絕對是團結一致,並喊話中國不要誤判,以爲做這些認知操作可以達到什麼樣的目的,「沒有!因爲每次當危機來臨時,臺灣人都是團結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