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衛韌性演練登場 林飛帆:社會和政府要有能力因應極端狀況
總統府27日在臺南市舉行「2025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實地演練」,副總統蕭美琴(右二)與臺南市長黃偉哲(右一)、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左一)、美國在臺協會處長谷立言(左二)前往南寧高中,視察避難收容演練情形。(黃世麒攝)
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實地演練27日在臺南登場,臺南市長黃偉哲表示,這次演練兩大重點是在展現地方政府和民力因應複合性災難,以及跨縣市支援情況。國安會副秘書長林飛帆強調,全社會韌性是各民主國家共同追求的方向,目的爲了在地緣政治風險等極端狀況下,整個社會跟政府都要有能力來因應。
爲實際瞭解各地民防對複合性災難的因應能力,首場實地演練今天在臺南登場。臺南市長黃偉哲表示,這次主要演練是在民間,所以在軍方動員最少狀態下,除了育平廣場有三頂軍方野戰帳蓬外,都看不到軍方人員和物資,展現地方政府和民力,包括義警、義交、民防、志工,他們對於發生災難、爆炸、海嘯或其他複合性災難時,地方的因應狀態。
其次,他說,我們也展現跨縣市的支援,雲嘉南是共同生活圈,此次嘉義縣政府提供人力以及車輛、物資支持,現場可以看到來自不同縣市車輛彼此支援,顯示當災害發生的時候,跨縣市支援橫向溝通通暢且順利。
黃偉哲強調,這兩點是今天演習的主要的目的,有別於平常臺上貴賓在看底下操演人員如何操演,此次包括總統、副總統以及蒞臨的貴賓都是用旁觀者,而不是實際操演的評判或評審的角度來看各地方政府的因應。
他說明,今天演練的三個地方,安平港演示的是大規模爆炸產生;南寧高中演示的是海嘯的避難,在育平公園所演示的是個傷患的後送,包括檢傷、分類,野戰醫院的搭建、設立,以及醫療人員的進駐這三個項目。
國安會副秘書長林飛帆表示,這次演練有三個重點,首先有「三個第一」:第一個全國全社會韌性政策的實地演練、第一擴充急救醫療站戶外演練、第一個跨區域複合演練。過去民安演習是同一個區域小規模演練,此次則是同時間,以同樣情境,在同一縣市三個不同地方做演練。
第二個重點是,這次參演和觀摩人數跟規模都更勝於以往,光是觀摩人數就將近500人左右,連同動員民間團隊、志工加起來也將近500人左右,加上從社區動員參與演練的民衆將近500人,包括很多工作人員協同,總共將近有1500人共同參與這次演練當中。
第三個重點是,全社會韌性已經是國際性共同努力的主題,就在前一個禮拜,法國宣佈,他們即將針對法國國民來發放生存手冊,要讓法國國民知道,在極端狀況下,一般民衆要如何自救、互助和協同國家強化整體社會韌性。
他說,這兩天歐盟也發佈了新的報告,要求所有的歐盟會員國必須強化民衆的準備,其實都扣合全社會韌性概念;北約國家去年年底重新發布一份全民準備工作報告,有七項關鍵指標,要求他們去檢討整個社會跟政府的功能。
林飛帆表示,我們現在所在做的準備都是扣合國際現有的標準,希望我們的準備能夠跟國際接軌,在這樣的精神底下,全社會韌性已經是世界共通的語言,也是世界各民主國家共同追求的方向,目的就是爲了在極端狀況底下,不管是天災地變、人爲災害,甚至地緣政治的風險,整個社會跟政府都要有能力來因應。
他強調,這次軍方參與的部分並不多,目的就是希望能夠檢證,在地方和一般民力跟民間能不能夠有效在短時間之內因應這樣複合式的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