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承東靳玉志把華爲車BU暨引望打成“嫁不出去的聖女”

餘承東靳玉志把華爲車BU暨引望打成嫁不出去的聖女——技術壟斷而非車企聯盟

2023年,華爲車BU估值1150億元。華爲車BU主要資產是華爲ADS 2.0和5000名員工。

2023年,華爲車BU營收47億元,虧損額約60億元估值。

2024年,華爲車BU營收263.53億元,盈利約56-60億元。華爲車BU主要資產是華爲ADS 3.0和鴻蒙座艙;6838項專利(及專利申請)、1603項商標(及商標申請)以及相關技術等;5000名員工。

2024年,華爲車BU向賽力斯轉讓問界系列商標,交易額24億元。

按照盈利60億元及45倍PE估值,華爲車BU估值2700億元。對標特斯拉FSD和谷歌Waymo估值,嚴重偏低。賽力斯和阿維塔躺贏100個小目標。

2025年,華爲發佈ADS 4和鴻蒙座艙5。

預測引望2025年(車BU主要資產已裝入引望)營收600億元,利潤120億元,按35-40倍PE估值,市值爲4200-4800億元。這距離阿維塔和賽力斯向華爲打最後一筆尾款一年左右時間,他們分別賺了300億元以上。

華爲車BU董事長餘承東、CEO靳玉志把華爲車BU暨引望打成4200-4800億元,註定是嫁不出去的“聖女即剩女”。

華爲借技術霸權實現“非股權綁定下的全域控制”,參股引望從“戰略必需”降級爲“財務投機”。

引望估值4200-4800億元,多嗎?高嗎?

多乎哉,不高也。

至2025年年底,華爲ADS 4和鴻蒙座艙5上車量超過200萬輛,今年上車量超過130萬輛。L3智能電動汽車保有量估計超過100萬輛。

至6月底,華爲ADS 4自動駕駛里程35億公里,避免可能碰撞238萬次。

這是技術壟斷,資本難以滲透,望而興嘆。

華爲原計劃建立車企聯盟,打造引望智能網聯平臺,被餘承東靳玉志幹成“孤家寡人”。

朱西產教授說60分L3及格論,與孤家寡人有關。

從這個角度看,餘承東華爲下場造車決定又是對的。

如果當年華爲下場造車,到2030年每年1.5-2萬億營收和3千億利潤,是完全可能的。

一方面華爲如智能手機一樣,把中國每年300萬精英及高端客戶虹吸走了,同時,華爲海外市場每年賣200萬輛6000-8000億元營收是可能的。

另一方面,華爲終端把智能手機業務打成萬億營收的“副業”。

再一方面,華爲鴻蒙操作系統及昇騰、麒麟又搞成一個萬億營收的“副業”。

華爲鴻蒙“1+8+N”生態變成“1+1+7+N”,L3、L4智能電動汽車的車機系統和智能手機分別成爲了1。

華爲汽車、手機、電腦、鴻蒙、昇騰“生態帝國”太強大,谷歌安卓系統、蘋果iOS系統、微軟Windows系統,高通博通英特爾芯片,特斯拉汽車,都被華爲生態帝國按在地上摩擦。

再回頭說引望“聖女”。

任老親自督辦引望入股事宜,看得出華爲車BU暨引望事關重大。

華爲之前野心成爲中國博世(博世營收4000億元級)。

隨着靳玉志發佈華爲ADS 4和鴻蒙座艙5,引望已經比德國博世技術壁壘更深、硬核得多。

華爲之前引入車企聯盟,共同打造智能網聯汽車平臺。

今天看到的引望的未來,是華爲技術帝國的“現金奶牛”,而非車企的“民主聯盟”——這恰是技術壟斷對資本邏輯的終極勝利。

主機廠入股引望,能夠爲引望貢獻什麼?

華爲需要與主機廠綁定嗎?

已經不需要了。

主機廠已經被打服了。

主機廠擠破腦袋,跑得快的,搞到鴻蒙智行五界之一,今五界已滿,停止招生。

主機廠擠破腦袋,爭HI plus。上汽已經從HI plus升級爲界,長安和廣汽的HI plus,還不如東風嵐圖的HI管用。

奧迪一汽的奧迪Q6L-e-tron、奧迪A6L-e-tron用上ADS 4,沒有用鴻蒙座艙。

跑得最慢的,華爲還有零部件,何小鵬跑深圳,小鵬汽車用上了華爲的AR-HUD(增強現實擡頭顯示)技術,寶馬用上華爲5G車模塊及車鑰匙…。

鴻蒙智行、HI plus和HI主機廠都是一個媽生的葫蘆娃,都有華爲ADS 4和鴻蒙座艙5。

你能說嵐圖FREE、阿維塔06、問界M7 2025款的ADS 4和鴻蒙座艙5不是一樣大的勁嗎?

東風嵐圖及網紅同學完全打亂了餘承東的計劃,本來尊界S800搭載ADS 4首發高速L3。

現在廣汽傳祺嚮往M8乾崑高喊L3。

而嵐圖L3的聲量顯然壓過了鴻蒙智行界車和廣汽HI plus的傳祺嚮往M8!

大家都在向軍總學習互聯網營銷。

繼嵐圖之後,猛士科技的猛士817搭載華爲ADS 4和鴻蒙座艙5,又是全球首發硬派越野,同級別硬派越野比亞迪方程豹8還比猛士817少一個鴻蒙座艙5。

搞得餘承東的鴻蒙智行趕緊打出第二波牌,L3的H5和享界S9T,L3的智界R7/S7,L3的問界M8純電,L3的純電和增程問界M7 2025款。

言歸正傳,說引望暨華爲ADS 4和鴻蒙座艙5是聖女,沒有人敢娶的剩女。

HI模式東風嵐圖FREE選擇華爲智駕系統和座艙,奧迪一汽A6L-e-tron智駕系統還是L2++。

東風嵐圖願意花420億元入股引望,持股10%嗎?一方面沒有錢,另一方面投這一筆錢,東風嵐圖賣車10年賺不回來本錢。

聖女價格高,不好交易和操作。

長安有20%的優先購買權,長安也掏不出800億元呀!阿維塔都希望車能大賣,上市融資呢。

鴻蒙智行四界車企,江淮上尊界S800及建設超級工廠,錢都是多方化緣,心有而餘而力不足。

北汽藍谷連年虧損,要讓股東入股引望,北汽地主家也沒有餘糧。

奇瑞尹同躍公開喊話給華爲打錢,讓餘承東多給項目。當時大概是以爲入股引望,有項目優先權及其他益處。而奇瑞正在香港股市融資,也缺錢。

何況,看到嵐圖比智界低一個合作級別,嵐圖L3的聲量比奇瑞還大。

上汽原來是大戶人家,這些年被卷得盈利水平斷崖式下跌,拿出上百億量級持股引望,可能性大大降低。

華爲技術霸權重塑合作邏輯,股權聯盟時代終結。

引望1150億估值是ADS 2.0時代的殘餘標尺,ADS 4.0+鴻蒙座艙5.0的技術壟斷性理應支撐4000億以上估值,但資本市場需消化L3政策風險。

華爲憑藉技術不可替代性,實現“非股權綁定下的全域滲透”。車企的抉擇從“是否參股”降維至“是否採用華爲方案”。

股權結構凍結。賽力斯/阿維塔各10%+華爲80%的格局或長期維持,長安優先權大概率休眠。

引望的未來,將是技術紅利收割而非股權融資擴張。這是華爲“賦能車企”初心的終極反轉嗎?也不是!

當技術成爲信仰,聯盟便無需契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