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年輕夫妻幸福否? 心理學家教簡單法則:性行為次數減去吵架次數
示意圖/ingimage
喬治和吉兒是一對年輕夫妻。喬治今年三十歲,在當地一家醫院裡工作;吉兒今年二十八歲,剛完成分子生物學的博士學位。
他們的婚姻會幸福嗎?雙方的家人都認爲他們是多麼登對的一對年輕人呀!但是他們兩人並不常碰面。你可以個別訪問他們二人,並且透過結合「瞬間決定」和「深思熟慮」這兩種決策方式,看能不能預測他們兩人結婚之後,到底會不會幸福。
本文出自《駕馭機運的長贏思維》
心理學家約翰.霍華德(John Howard)與羅賓.道斯(Robyn Dawes)指導了二十七對像喬治和吉兒這樣的夫妻,請兩人中的一人,連續三十五天完整地監控和記錄夫妻之間的互動行爲。
這項監控記錄了兩種不同類型的夫妻行爲,同時也設計出一種共有七個級距的測量尺標,來評估兩人婚姻的幸福程度。
霍華德和道斯採用一種簡單的決策規則來預測這二十七對夫妻的幸福程度:也就是他們在這三十五天之內,兩種行爲之間的頻率差異。
研究結果顯示,他們採用的這種簡單的決策規則,的確可以有效地預測婚姻的幸福程度,儘管它並非完美的預測工具。
這裡的重點是,在像婚姻幸福這種複雜的事情上,根據精密理論所做的預測,通常都無法達成目標(還記得第9章的雜訊問題嗎?)─儘管在事後的解釋中,也能說出一番道理!另一方面,僅依靠簡單規則就可做出決定的思明克決策法,卻能達到更好的預測準度,儘管程度有限。
就像羅賓.道斯和另一位研究夥伴伯納德.柯瑞根(Bernard Corrigan)所說:「整件事的秘訣在於,要知道該觀察哪些變數,剩下的工作,就是知道如何將這些變數加總。」第一件工作的確需要一些判斷力,第二件工作,只要交給計算機就行了。
你猜,預測婚姻幸福的主要變數是哪兩個?簡單的決策法則,就是夫妻的性行爲次數減去吵架次數。各位現在知道該怎麼辦了吧?
有了這樣的認識之後,讓我們進入下一個例子,這是一個有關好幾百萬美元的商業決策。
(本文出自《駕馭機運的長贏思維》作者:史畢羅斯.馬克裡達奇, 羅賓.霍格思, 阿尼爾.加巴 譯者:吳鄭重)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