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宗廟景觀受損!首爾市府放寬「建築高度限制」 允許建142m高樓
▲被認定爲世界遺產的宗廟,爲朝鮮王朝與大韓帝國的重要文化資產。(圖/VCG)
記者羅翊宬/編譯
首爾市政府日前公佈最新都更計劃,決定放寬位於世界文化遺產宗廟對面「世運第4區」建築高度限制,允許最高達142公尺的高樓興建。當地居民認爲可望爲停滯多年的重建計劃注入動能,但文化界與學者則憂心此舉將破壞宗廟的歷史景觀,讓南韓再度面臨文化遺產與都市開發衝突的老問題。
根據《韓聯社》、《News1》,首爾市11月初公告「世運商家再整備促進地區及第4區再整備促進計劃變更案」,該區域建築高度將從原先的鐘路路段55公尺、清溪川路段71.9公尺,分別放寬至98.7公尺與141.9公尺。市府指出,該地自2004年被指定爲都市環境整備區以來,因文化財審議多次卡關,計劃遲遲無法推進,這次調整是爲了重啓都更動能,加快「從宗廟延伸至南山」的綠地生態軸開發。
然而,南韓國家遺產廳對此深表遺憾,強調宗廟作爲韓國第一項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的古蹟,具有「傑出普世價值」(OUV),任何高層樓開發都可能損及其歷史與視覺完整性。
國家遺產廳表示,首爾市在公告前並未依《世界遺產法》執行「世界遺產影響評估」(HIA),此舉違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遺產的建議程序。該單位將研議後續對策,並與文化遺產委員會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討論應對方向。
▲首爾市府推動針對世運第4區推動都更計劃,大幅放寬建築高度限制。(圖/首爾市府)
對此,首爾市府迴應,世運4區距離宗廟約180公尺,已超出首爾市府所定「歷史文化環境保存區」100公尺的範圍,依法並非高度管制對象。市府強調,計劃設計時已擴大采用仰角(視覺角度)標準,以確保新建建築不會破壞宗廟的觀感與空間秩序。
首爾市府相關人員則表示,放寬限制是爲了兼顧歷史保護與都市功能活化,「希望藉此恢復老舊市區的活力,並打造綠化與景觀共存的首爾都心」。
不過,學術界與文化界對此仍抱持高度警惕。專家指出,宗廟的歷史氛圍在於其靜謐與莊嚴的空間秩序,若周邊出現超過100公尺以上的高樓,將使其精神性與視覺完整性受到嚴重干擾。也有人警告,若宗廟視覺景觀被認定受損,恐將重演國際上「世界遺產遭到除名」的前例,如英國利物浦港區與奧地利維也納舊城區,皆因開發爭議被列爲「瀕危世界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