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蛀牙、牙周病別輕忽 醫警告:恐增胃癌、胰臟癌等5癌症風險

黃軒醫師警告,有蛀牙、牙周病更要維持口腔衛生,以免壞菌變多,增加罹患癌症機率。 示意圖/ingimage

大家都知道吃完東西要清潔牙齒,否則容易產生蛀牙、牙周病等問題,但鮮少人知道嚴重的話可能會致癌。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在臉書發文表示,當出現蛀牙、牙周病時,代表口腔壞菌變多,且可能隨着血液一路「南下」到消化道,增加罹患頭頸癌、食道癌、胃癌、胰臟癌、大腸癌等5種癌症風險。

黃軒表示,口腔裡住着超過700種微生物,就像一座「細菌大城市」,在健康狀態下,好菌與壞菌互相制衡,但一旦牙周病、蛀牙或慢性發炎冒出頭,這座城市就會失衡,「當口腔菌羣『暴動』,不只毀掉牙齒,還會把火燒到全身,爲癌症和慢性病鋪路」。

他說牙周致病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原本是牙周炎的「元兇」,但卻可以在頭頸癌患者體內發現蹤跡,也因此頭頸癌(特別是口腔鱗狀細胞癌,OSCC)成爲最早被證實與口腔細菌相關的癌症。黃軒表示,口腔細菌不會乖乖待在牙齒和牙齦旁邊,它們有能力一路「南下」到消化道。據國外研究顯示,食道癌、胃癌、大腸癌的腫瘤組織都可以發現來自口腔的細菌,除了造成慢性發炎,還會影響T細胞,幫腫瘤細胞戴上「隱形斗篷」。

不僅如此,口腔細菌還與胰臟癌有致命連結。黃軒指出,據美國長期研究顯示,有嚴重牙周病的人,未來得到胰臟癌的風險顯著增加,原因在於壞菌能隨血液跑到胰臟,並製造亞硝胺等致癌物,加速癌變,而且慢性牙周炎會引發全身性發炎,惡化腫瘤微環境,「換句話說,牙周病不只是壞在牙齦,它還可能是癌症的幕後推手」。

黃軒認爲只要做好口腔衛生就能防癌,他也教大家4招口腔保健方法: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