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智彬快評》國家利益VS面子

圖爲2017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左)與美國總統川普會面時握手。(路透)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回憶錄中坦承:「雖然大家都指責我討好(川普),但如果稱讚他,事情就會順利解決,沒有比這更好的了。」這句話展現了他在外交上的務實態度。面對川普這樣一位特立獨行的美國總統,安倍選擇順應對方的個性,以確保美日關係的穩定發展。他甚至在一次與川普的高爾夫會晤中,爲了趕上對方的步伐,在沙坑擊球時摔倒後迅速站起,毫不在意外界批評「屈辱外交」,因爲他明白,國家利益遠比個人面子重要。

當我們轉向賴清德時,卻發現了截然不同的態度。川普在競選期間多次公開批評臺灣軍費不足,甚至要求臺灣將國防開支提升至GDP的10%,並支付「保護費」。面對這樣的壓力,賴當局不思檢討當前兩岸政策,反而在今年度的國家安全高層會議後,急忙表態將國防預算提高至GDP3%,以迎合美國霸權的要求。

回頭看臺灣內部面臨諸多嚴峻的民生問題:能源危機、少子化危機、社會安全網漏洞、長照體系不足等問題日益嚴重,人民生活困難重重。然而,民進黨府院黨一邊聲稱財政緊絀,一邊卻大幅增加軍事支出,無視社會民生需求,讓臺灣百姓陷入更艱難的處境。

安倍在面對川普時,選擇了委屈自己,以換取國家最大利益;而賴清德卻選擇了犧牲臺灣人民的福祉,只爲了向美國展現忠誠。當一個總統將個人面子看得比國家人民的福祉還重要時,這樣的總統真的值得信賴嗎?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