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利用“法律工具箱”,堅定維護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專家熱評

美國東部時間2月1日,美國政府以芬太尼等問題爲由,對所有中國輸美商品加徵10%關稅。美方單邊加徵關稅的做法嚴重違反世界貿易組織規則,不僅無益於解決自身問題,也對中美正常經貿合作造成破壞。對此,中國依據國內法、國際條約和國際法基本原則,進行有力迴應。

針對美國的單邊徵稅行爲,中國已向世貿組織提起訴訟,雙方將正式進入磋商程序。美國政府徵稅措施,涉嫌違反《1994年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第一條最惠國待遇原則和第二條約束關稅義務。中國在世貿組織起訴屬於在國際法治軌道上的多邊救濟,是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踐行真正多邊主義的合法舉措。與此同時,依據相關國內法和國際法基本原則,我國有針對性地進行有力迴應,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宣佈對原產於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美國政府加徵關稅措施是針對中國的歧視性禁止、限制貿易措施,影響了中美之間的正常貿易,第七條規定,我國可以根據我國《關稅法》《對外貿易法》採取相應措施。

面對美國單方面挑起的貿易糾紛,中國有效利用“法律工具箱”予以反制,具備充分的正當性、合理性和合法性。這不僅有助於回擊美國的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行爲,也體現了中國堅持國際規則的大國形象,有助於維護國家主權和發展利益。美國政府應讀懂中國政府的善意與剋制,停止採取單邊主義措施,與中方通過對話磋商解決問題,共同維護全球貿易發展秩序,爲全球經濟增長做出貢獻。

(本文作者爲華東理工大學法學院教授 彭德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