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運動習慣也沒用!「久坐」不只傷腰 醫警告:大腸癌風險增

腸肝膽科醫師陳威佑指出久坐超過10小時,大腸癌風險高達1.64倍。圖/ingimage

上班族經常需要久坐,但久坐會對身體造成什麼負面影響呢?腸肝膽科醫師陳威佑發文,指出久坐超過10小時,大腸癌風險高達1.64倍,也分享久坐傷害腸道的三大機制,提醒民衆坐久了要起來動一下,就能保護大腸。

陳威佑醫師在臉書發文,表示久坐會造成腰痠背痛、體內循環變差,但大家都不知道的是,更會對腸道造成負面且慢性的影響。根據期刊的研究,每天坐超過10小時,大腸癌風險高達1.64倍,就算有運動習慣,只要久坐,風險依然存在,是低強度且慢性的代謝負擔。

陳威佑也分享久坐傷害腸道的三大機制:

增加胰島素阻抗

久坐會讓身體代謝不穩定,造成脂肪堆積、血糖調節功能下降,甚至出現胰島素阻抗,刺激腸道黏膜過度增生和分化異常,提高大腸癌風險。

讓身體進入「長期隱性發炎」狀態

久坐會讓身體處於輕微且持續發炎的狀態,發炎指數上升,會造成腸道黏膜DNA容易受到損害。

影響腸道血流與菌相平衡

坐太久會讓腸道血液流動變慢,降低腸道黏膜的營養與氧氣供應,造成菌相失衡,如果好菌減少,腸道環境變得不穩定,可能產生毒素、刺激黏膜發炎,增加罹患癌症的機率。

陳威佑指出,「減少和中斷久坐時間」是預防大腸癌的重要習慣,維持良好的腸道血流、蠕動與菌相,規律地動起來,才能保護大腸,建議「每坐60分鐘起來活動2分鐘」,站起來走動、倒水、上廁所都可以,既能幫助血液循環,更能喚醒腸道蠕動。

陳威佑建議,搭捷運時可以提早一站下車多走路、開車等紅燈也能伸展下肢,增加循環,看似微不足道的動作都能對抗久坐傷害,並保護大腸,減少大腸癌發生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