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銀行個人業務“斷舍離”,外資行在華髮展深度調整
又一家外資銀行在華調整個人業務。
2月24日,大華銀行(中國)宣佈,將把在華個人業務轉讓給富邦華一銀行,預計該轉讓將在2025年第三季度完成。此前,蘇格蘭皇家銀行、德意志銀行、澳新銀行、花旗等外資銀行已對在華個人業務進行調整。此外,還有多家外資銀行在華調整分支機構,先後關閉在華分行、支行、代表處等。
業內人士表示,外資銀行在華頻頻調整個人業務佈局,背後是多因素的綜合作用,既是外資銀行自身戰略調整需要,也有外資銀行在本土銀行的激烈競爭中難保優勢的原因。目前,外資銀行在華髮展正處於深度戰略調整期,業務佈局正逐漸從綜合化轉向精細化。
大華銀行轉手在華個人業務
2月24日,大華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發佈通知稱,基於戰略性業務調整需要,已與富邦華一銀行簽署協議,將轉讓其在中國的個人業務,涵蓋個人客戶持有的賬戶、存款、貸款及相關財富管理產品。
大華銀行(中國)表示,將依照相關法律法規,有序開展轉讓工作,根據不同產品和業務的具體情況,分階段與客戶溝通此次轉讓的方案和進展。並預計本次轉讓將於2025年第三季度完成。
談及本次轉讓個人業務的原因,大華銀行(中國)表示,此次轉讓是其自2018年開始推動戰略轉型的一部分。該行將專注於深化中國—東盟業務,擴大本地戰略合作,同時逐步精減個人業務,以提升業務效率,更好地滿足企業跨境業務需求。此次轉讓不影響大華銀行(中國)除個人業務以外的其他業務,包括批發銀行業務和環球金融業務。
該行同時提到,在本次轉讓過程中,大華銀行(中國)將與富邦華一銀行緊密溝通與合作,全力協助客戶在轉讓過程中的各類產品與服務需求,並保護客戶賬戶及資金安全。
據悉,大華銀行總部位於新加坡,是東南亞地區按資產規模排名第三的銀行。該行在全球19個國家和地區設有超過500家分支機構和辦事處,業務網絡覆蓋亞太、歐洲及北美地區。在中國市場,大華銀行自1984年設立北京辦事處起,逐步發展成爲一家全牌照外資法人銀行,註冊資本達75億元人民幣。目前,該行在中國擁有十餘家分支機構。
富邦華一銀行成立於1997年,是中國大陸首家獲得全牌照運營資格的臺資銀行。該行由臺灣地區的富邦金控(持股80%)與華一銀行(原大陸合資銀行)整合而成,總部位於上海。憑藉其獨特的市場定位,富邦華一銀行專注於爲臺商、大陸企業和個人客戶提供跨境金融、貿易融資及財富管理等綜合金融服務。目前,該行已在全國13個城市佈局24家營業網點,並正在籌建杭州分行。值得注意的是,富邦華一銀行是少數幾家個人貸款業務佔比高於對公貸款業務的外資銀行之一。
“此次業務轉讓是一種典型的市場化操作,體現了不同銀行在戰略定位、市場佈局方面對中國市場的不同理解和規劃。”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指出,對於大華銀行(中國)來說,個人銀行業務的調整主要是基於其自身的經營需求。退出相關業務領域有助於降低運營成本,同時使其能夠更加聚焦於核心業務領域,提升整體經營效率。富邦華一銀行接手大華銀行(中國)的個人銀行業務,反映出該行對中國大陸個人銀行業務市場的長期看好,以及對其業務拓展潛力的積極評估。
2月19日,大華銀行集團發佈了2024年度財務報告,顯示其淨利潤達到創紀錄的60億新加坡元(約合人民幣326億元),同比增長6%。在零售業務方面,該集團2024年表現較好。其中,信用卡費用同比增長18%,財富管理收入增長30%,零售集團在2024年新增了超過85萬名銀行客戶。
外資銀行在華佈局轉向精細化
事實上,大華銀行並非在華調整個人業務的首家外資銀行。
2024年6月,花旗宣佈完成向匯豐出售和轉移其中國內地的個人零售財富管理業務,同時個人信用卡應收賬款與無擔保貸款轉移至富邦華一銀行。不止於此,去年還有多家外資行調整在華佈局,花旗銀行、匯豐銀行、渣打銀行、星展銀行、摩根大通銀行等近十家外資銀行關閉在華分行、支行、代表處等。
2016年,澳新銀行宣佈將其在中國大陸、中國香港、中國臺灣以及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亞的零售及私人銀行業務出售給星展銀行,正式退出這些地區的本地個人市場。往前追溯到2013年,蘇格蘭皇家銀行和德意志銀行率先關閉了在中國的零售業務。
一位外資行人士對記者表示,外資銀行在華業務調整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影響。一方面,從外資銀行自身來看,爲順應集團全球戰略的需要,使得銀行重新評估其在華業務佈局。另一方面,中國個人金融市場競爭較爲激烈,競爭格局呈現出本土銀行主導、外資銀行相對弱勢的局面,本土銀行憑藉其廣泛的網點佈局、深厚的客戶基礎以及對本地市場的深入理解,在儲蓄、貸款、理財等個人業務領域佔據顯著優勢。
“由於線下網點佈局有限以及數字化轉型相對滯後,外資銀行在與本土銀行的競爭中處於劣勢。因此,外資銀行普遍選擇收縮零售業務規模,轉而聚焦更具優勢的高附加值領域,如跨境金融服務、高端財富管理以及對公專業金融服務。這一戰略調整不僅順應了集團全球佈局的需要,也更好地發揮了其跨境金融服務專長。”前述外資銀行人士對記者表示。
“現階段,外資銀行在華髮展正經歷深度戰略調整。”星圖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薛洪言表示,以花旗銀行、大華銀行的相關案例看,外資機構逐步收縮在華零售戰線,轉而聚焦跨境金融、企業銀行、高端財富管理等高附加值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