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首詩緬懷三位詩人故友
鄭愁予。(綠蒂提供)
鄭愁予手稿。(綠蒂提供)
綠蒂(左)與余光中(右)合影。(綠蒂提供)
二○○四年十月應美國波士頓西蒙學院(Smmon College)Afaa教授(中文名:魏雅風)之邀,參加「中國詩歌研討會」,同行者尚有詩人故友余光中、鄭愁予、馬悅然等三位先生,會後愁予先生欲盡地主之誼。深秋午後,開車往中國城餐敘,我們三位尚有愁予夫人梅芳女士同行,席間愁予先生把金門高粱以礦泉水之名,偷渡上沒有酒類招牌的餐館,因酒香濃醇遠播,被餐館老闆發現的趣事。
波士頓的下午茶
衛星導航迷路的午後
驅動的車輪像達達的馬啼
依然 停歇在美麗的錯誤
一家名叫「香港」的越南小館
旁落在舖滿槭葉的青石磚道
鄭愁予說不記得位置
只記得欲紅未紅的兩行街樹
梅芳把越南菜點得十分中國
在沒有酒牌的餐坊
金門高粱偷渡成桌上的主題
礦泉水的顏色掩藏不住跌落的酒香
迆邐成偶遇的異國風情
斜落秋陽的暖度
微醺了馬悅然的菸斗與風趣
基隆港灣與礁溪溫泉
猶記着驛站寄旅的迴流
余光中的溫雅
素描着中山大學有燈塔的窗景
以及廈門街舊居的一棵老樹
午後的溫陽
灑落在詩集的臉龐
茶聚未散 依依晚風
已對波士頓城優雅的背影告別
十年後2014年我與光中先生應河北作協之邀訪問大陸,參觀龍門石窟,回臺灣後光中先生寫長詩一首「盧舍那」,原稿後來贈與石窟管理單位。
2015年我夫婦與愁予夫婦應邀出席洛陽詩人節。愁予先生與我除朗誦詩歌外,並應聘爲洛陽師範學院榮譽教授。
光中先生及愁予先生皆感慨,他們有那麼多詩作,爲何大陸詩友,只記得他們的「鄉愁四韻」及「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呢?我說一首永流傳,足矣。
韻光易逝,重讀詩作,三位故人詩友均已辭世,深感人生之相遇,皆是偶然。不勝唏噓,感慨萬千。共有的「鄉愁」、「菸斗」、「美酒」均已飄逝在遠去的風中,塑成追憶詩友的最後一道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