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IPO轉戰重組案例 光洋股份收購銀球科技佈局機器人

又一家擬IPO企業,計劃借道併購重組登陸A股市場。

5月16日,江蘇軸承企業光洋股份(002708.SZ)公告,計劃籌劃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的方式,收購寧波銀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球科技”)100%股權。公司預計停牌不超過10個交易日,並在2025年6月3日前按要求披露相關信息。

資料顯示,銀球科技主營軸承、齒輪和傳動部件製造等,客戶包括家電,汽車等行業。光洋股份從事汽車精密軸承和錐環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包括滾針軸承、同步器行星排產品等。顯然,該交易屬於監管層鼓勵的同業併購。

值得注意的是,銀球科技曾籌劃通過IPO登陸資本市場,於2022年2月通過世紀證券申報輔導備案,並於4月開始輔導,但目前已經撤回輔導。

而由於銀球科技並未正式向交易所遞交IPO申請,且重組尚處於預披露籌劃階段,因此銀球科技的財務狀況,經營實質究竟如何,目前仍然是一個謎。

對此,有上海券商保薦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當前IPO審覈趨嚴態勢明顯,特別是對年度營收下滑以及淨利潤虧損的企業尤其嚴格。特別是在2024財年過後,部分經營不佳的企業,都試圖通過併購重組市場完成投資人退出。

不過,該投行人士還告訴記者,此類能夠公告曲線上市的資產,其實並非“質地不佳”。大量併購標的若不具備通過併購重組完成上市公司業務重整的潛力,其在企業籌劃通報監管階段,就可能“夭折”。

上汽、廣汽、“涌金系”加持

公開資料顯示,銀球科技創建於1995年,爲寧波本地精密軸承製造商。

從經營情況來看,雖然正式的財務數據尚未披露,但根據寧波經信局轉發的消息來看,銀球科技仍然處於大力開疆拓土的階段。

該信源指出,銀球科技深耕高精密軸承領域,產品應用於電冰箱、空調、吸塵器和工業電機等方面,擁有員工800多人。2023年,公司投資1.39億元的年產6000萬套高轉速軸承項目投用;2024年四季度,公司投資的1.7億元的年產1.5億套汽車及工業精密軸承技改項目投產。

截至2024年,銀球科技高轉速軸承的國內市場佔有率逾80%、全球市場佔有率約28%。深溝球系列軸承則供應空調廠商,國內市佔率排名第一。客戶包括知名家電品牌徠芬、小米、美的、格力、戴森等。

目前公司正在積極開拓新能源汽車市場,2025年四季度,銀球科技投資2.5億元的年產2.5億套精密軸承技改項目計劃投產,公司客戶則包括日本電產和松下集團等。

財務數據方面,寧波經信局信源透露,公司2024年的總營收突破6.5億元,預計將在2025財年實現7.5億元收入。

而從此前披露的公告來看,光洋股份收購銀球科技預計構成重大資產重組,卻不構成重組上市,意味着標的或在總資產、淨資產或營業收入中有一項或多項超過光洋股份的一半。

財務數據顯示,光洋股份2024年末總資產35.1億元,淨資產17.04億元。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3.10億元,歸屬股東淨利潤5101.12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這家名不見經傳的企業,卻有着一衆知名產業、金融資本的加持。

企查查顯示,公司最大的股東爲兩名自然人胡永朋、李定華,兩人分別持有公司34.75%和34.20%股份。除此之外,公司第三大股東爲持股3.71%的廣州博研汽車一號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其主要普通合夥人(LP)之一爲廣汽集團旗下的廣汽資本。而持股2.77%的佛山尚頎德聯汽車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的主要LP,則包括上汽集團(600104.SH)和汽車後市場油品企業德聯集團(002666.SZ)。

另外,另一方重要股東來自“涌金系”涌金投資,後者通過兩個有限合夥——上海祥禾涌原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和上海涌月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合計持有銀球科技5.07%股份,疑似爲公司實際的第三大一致行動人股東。

同業併購或難度偏小

事實上,今年以來,A股已經出現衆多IPO轉戰併購重組曲線上市的案例。

如國內EDA龍頭企業華大九天(301269.SZ)曾於今年3月公告擬收購芯和半導體控股權。而芯和半導體在3月方纔披露相關IPO輔導備案信息。

類似案例還有原主營房地產的粵宏遠A(000573.SZ)擬以現金收購博創智能60%股權。而標的資產曾先後於2023年、2024年分別撤回創業板和科創板的IPO申請。

除此之外,至純科技收購威頓晶磷、天元寵物收購淘通科技、新相微收購愛協生等案例,均爲IPO轉戰併購案例。

當然,IPO轉戰併購,也並非所有都能“一蹴而就”,英集芯收購輝芒微電子、新天藥業收購匯倫醫藥等均以暫時失敗告終。

值得注意的是,光洋股份與銀球科技的整合,在產業協同與產業發展上,都較爲符合監管鼓勵方向。

公開資料顯示,光洋股份主營業務包括汽車精密零部件、高端工業裝備及智能機器人零部件的研發與生產,同時佈局電子線路板及元器件領域。

其中,公司的機器人模組業務,預計與銀球科技產生較強的協同效應。

公開資料顯示,去年12月,光洋股份公告,擬建設年產6000萬套高端新能源汽車及機器人用精密零部件項目,投資總額10億元。據公告,該項目一期達產後初步預計可實現年銷售額10億元,二期建設達產後初步預計可實現年銷售額16億元。

關於機器人業務方面,光洋股份則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中稱,公司研發各類機器人關節模組適用的軸承、行星齒輪及雷達、攝像頭等模組適用的柔性線路板(FPC)等。

同時,公司在行星減速器和諧波減速器零部件方面積累多年經驗,是行業內最早涉足研發並進入量產的專業廠家之一,應用場景涵蓋汽車動力系統、飛行汽車和線控執行器、機器人關節等領域,在輕量化、系統整合能力、臺架資源以及工程化方面有顯著優勢。

其中,公司的機器人關節模組,預計將大量使用銀球科技的軸承產品,雙方的合作也有望產生較強的協同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