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添養老保險分支機構!上海養老保障體系起新章

上海作爲全國養老金融的發展高地,對於養老金融機構極具吸引力。近日,上海又增添一家專業養老保險公司分支機構。

第一財經記者瞭解到,國民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民養老”)上海市分公司近日在滬正式開業,並完成了首張保單的成功交付。這也是我國10家專業養老保險公司中第7家總部在上海或在滬設立分支機構的公司。

上海市委金融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陶昌盛在開業儀式上表示,近年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穩步推進,金融基礎設施齊備,集聚了衆多全國性的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養老金融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的重要舉措。

上海是全國最早進入老齡化、且老齡化程度最深的城市。上海的人口老齡化情況存在着老年人口數量多、高齡化程度高、老齡化進程快等特點。截至2024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31031萬人,佔全國人口的22%。而上海市戶籍人口中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近四成,遠超全國平均水平。上海市衛健委數據顯示,據預測,上海市戶籍老年人口2025年達到585萬人,至2031年前後達高峰,近600萬人。

快速發展的老齡化程度需要包括各類養老金融機構在內的行業參與者共同尋求解決方案。而另一方面,上海的銀髮市場也對這些參與機構也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第一財經根據險企官網信息統計發現,作爲我國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的重要參與者,目前我國有十家專業養老保險公司,上海自然是它們的重要佈局地。在這10家養老保險公司中,長江養老、平安養老、太平養老總部均設在上海。除此之外,泰康養老、國壽養老、大家養老此前已均在上海設立了分支機構。也就是說,國民養老此次是第7家總部在上海或在滬設立分支機構的專業養老保險公司。另外3家中,人保養老及恆安標準養老未設分支機構,新華養老還未在上海設立分支機構。

由於股東背景強大,此次在上海設立分公司的國民養老被稱爲養老第三支柱“國家隊”,由工、農、中、建、交、郵儲等六大國有銀行及多家主要股份制銀行,以及國新、京投等中央和地方平臺企業,中金、泰康等頭部金融機構於2022年共同發起設立,初始註冊資本111.5億元,是初始資本金規模最高的全國性養老保險公司。2024年底,德國安聯旗下的安聯投資有限公司增資成爲國民養老保險第18家股東,公司註冊資本增加至約113.78億元。

國民養老保險黨委書記、總經理黃濤表示,國民養老保險落戶上海,將深度融入上海市國際金融中心和科創中心建設,圍繞“9073”養老格局,與地方政府、合作伙伴深度融合優勢協同,以輕資產模式,把養老金融向養老產業金融、養老服務金融、養老生態金融擴展和延伸;同時將保險投資端聚焦上海市、聚焦徐彙區(上海分公司所在地),助力上海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事實上,近年來上海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發展已邁開了新步伐。上海金融監管局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9月末,上海地區個人養老金開戶數量和繳存金額均位居全國前列,個人養老金累計開戶近500萬戶,繳存金額超過110億元。專屬商業養老保險取得突破,截至2024年9月末,上海專屬商業養老保險保費收入超過3億元。長期護理保險相關試點工作穩步推進,截至2024年9月末,納入商業保險公司經辦系統管理的定點護理機構共51家,居家上門護理人數4萬餘人,服務稽覈近13萬人次。

去年11月,上海金融監管局印發《關於推動上海地區商業養老保險高質量發展的行動方案》,並設立了5年發展目標:力爭到2029年在上海市建立“分類科學、供給精準、保障適度、覆蓋廣泛”的商業養老保險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