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救援被困女子致無人機炸機,文旅這一波反應“上大分”
近日,博主牛立羣發帖稱,自己在內蒙古自治區阿爾山國家森林公園旅遊時,偶遇一位女性遊客被困懸崖。博主擔心女子在等待救援時失溫,於是就放飛無人機送暖寶寶,返程途中遭遇大風“炸機”(航模術語,指操作不當或機器故障等因素導致飛行航模不正常墜地)。阿爾山市文旅部門得知此事後表示,願意承擔博主的無人機損失,還要對其進行表彰。
據上游新聞報道,牛立羣領着朋友進入阿爾山國家森林公園遊玩。路邊有女子在進行航拍時,無人機墜落山上,於是向他求助。牛立羣當時就勸告,山崖陡峭,上面都是雪,非常危險。但女子仍執意上山,隨後被困山崖邊。牛立羣其實當時已經離開,但因爲放心不下,又返回了事發點。等待救援過程中,牛立羣放無人機送暖寶寶,才避免女子出現失溫危險。事後被救女子感慨:“若非遇到你們,我不是凍死就得摔死。”
據悉,牛立羣的無人機價值兩萬多元,“炸機”後因山高路險,無法找回。牛立羣說,本想着這事就這麼過去了,沒想到第二天,當地文旅局就聯繫上了他,“他們說願意報銷無人機損失。”牛立羣很激動,“這真的太暖心了,讓我堅信了好人有好報!”
《詩經》中曾寫道:“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現如今,禮遇好人,更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客觀需要。好心人、助人爲樂者身上的奉獻、友愛、互助等品質,都是社會文明的體現。放大這些品質,在社會弘揚崇德向善的正能量,就需要給予好人更多鼓勵,營造讓好人有好報的社會氛圍。
阿爾山市文旅部門這一波輸出,不但溫暖了人心,讓助人爲樂者“好人有好報”,而且還助推了當地文旅一把,可謂“四兩撥千斤”地營造出了一場善意的雙向奔赴。正是在感謝、幫助、支持、鼓勵的澆灌下,奉獻、互助、友愛之樹纔會越發茁壯。禮遇好人才會崇尚好人,爭做好人才能好人輩出。當地文旅局的做法值得各地借鑑,我們也希望,愛與奉獻能常常實現“雙向奔赴”。
上游新聞評論員 康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