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族史的男性注意!45 歲開始查這個指標,別讓 "沉默殺手" 拖成晚期
現代快報訊(記者 張宇)美國前總統拜登確診惡性前列腺癌並出現骨轉移的消息,讓這一男性專屬癌症再次引發全球關注。“侵襲性前列腺癌通常指已突破前列腺包膜、發生局部浸潤或遠處轉移的惡性腫瘤。”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醫務科科長、泌尿外科前列腺前沿技術亞專科帶頭人魏勇醫生解釋,這類患者多數已處於臨牀晚期。他指出,前列腺癌具有獨特的“骨轉移傾向”,在轉移性前列腺癌患者中,骨轉移發生比例超過90%,比如脊椎、骨盆、肋骨和長骨近端等部位,這與腫瘤細胞分泌的骨轉移相關因子密切相關。“針對骨轉移的患者治療需多學科協作,既要控制原發竈,也要針對骨轉移進行干預。”他特別強調,骨轉移並非“終末期”標誌,規範治療可顯著延長生存期。
魏勇醫生介紹,新診斷的晚期轉移性前列腺癌主要有兩種臨牀分型。一是“低瘤負荷”:骨轉移竈少於4個,且無內臟轉移的情況。這類患者仍有手術機會,通過原發竈切除,術後配合內分泌治療或放療,給患者帶來生存獲益。二是“高瘤負荷”:骨轉移竈大於等於4個,或存在內臟轉移的情況,以綜合治療爲主。傳統方案爲內分泌治療聯合化療,部分患者生存期可顯著延長。
“絕大多數早期前列腺癌是無症狀的,篩查是最有效手段。”魏勇醫生強調,PSA(前列腺特異性抗原)檢測是篩查第一步,但 PSA 升高並不一定意味着患有前列腺癌。他解釋道,PSA值在0-4ng/mL,一般屬於正常範圍,但約15%的前列腺癌患者PSA處於此區間;4-10ng/mL屬於可疑區間,也稱之爲“灰色區間”,需結合遊離PSA比值、多參數MRI、PSMA-PET CT等進一步評估。但若是PSA值>10ng/mL,屬於高危區間,建議穿刺活檢,明確病理類型。“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尿路感染、直腸指檢或導尿操作後,PSA可短暫升高。臨牀中我曾接診過一位患者PSA 62ng/mL,抗炎治療後降至2.3ng/mL,最終排除前列腺癌診斷。目前,超聲引導下前列腺穿刺活檢是確診前列腺癌最可靠的方法。”魏勇醫生介紹,傳統系統穿刺聯合靶向穿刺已成爲主流,陽性率較單純系統穿刺明顯提升。對於前列腺體積較大或MRI顯示散在病竈者,可採用飽和穿刺。
前列腺癌如何治療?魏勇醫生介紹,對於早期的侷限性癌,可以採用機器人根治術和根治性放療,“機器人輔助前列腺癌根治術創傷小、保留尿控功能方面效果佳,5年生化控制率達90%以上;根治性放療適用於高齡或合併基礎疾病患者,包括質子重離子治療,副作用低於傳統放療。”他指出,對於局部進展期癌,新輔助治療可使腫瘤降期,提高手術切除率。“但對於轉移性癌,一般採用內分泌治療、化療、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等。”
魏勇醫生建議,一般人羣50歲起每年檢測PSA,結合直腸指檢和前列腺超聲。而對於有家族史的高危人羣,45歲起啓動篩查,每半年檢測PSA,“早期侷限性前列腺癌的5年生存率超過95%,晚期則驟降至30%以下。每年一次PSA檢測,可能就是挽救生命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