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機優補”助力春耕生產
晨光熹微,呂梁山麓的薄霧中傳來陣陣轟鳴。汾陽市冀村鎮古賢莊村的田野間,村民王文建輕觸液晶屏啓動按鈕,搭載北斗導航系統的904型拖拉機劃出筆直的耕作線。“這臺‘鐵牛’不僅力氣大,還會‘自己看路’。”這位有着十餘年農機經驗的“老把式”摩挲着駕駛室裡的智能終端,“4.6萬元的政策補貼,讓我們這些丘陵地區的農戶也用上了高科技裝備。”
今年,我市大力實施新一輪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政策,加快推進高性能播種機、丘陵山區適用小型農機等機具優機優補,緊緊圍繞糧食生產薄弱環節、依託新一輪機補政策實施,在機具種類、資金安排、補貼比例上向丘陵山區傾斜,進一步激發農戶購機用機熱情。
“今年像這種科技化、智能化的大型機械很受歡迎,比如像搭載北斗系統的,換擋換向的,各類先進農機賣得特別好,今年已經銷售了80臺。”汾陽市鑫晟汽貿有限公司董事長馮旭告訴記者。
此外,爲確保新型農機高效投入使用,我市積極組織開展技術培訓與服務保障。農業部門組織專業技術力量,免費培訓農機駕駛員4000餘人次,對8000餘臺農機具完成檢修維護,發放農機安全宣傳資料兩萬份,爲農機張貼反光標識1200米,全面保障春耕作業安全。
爲進一步打通服務“最後一公里”,我市組建20餘支農機服務隊開展上門服務,這些隊伍深入田間地頭,提供農機檢修、配件配送、技術指導等支持,將易損零件、維修工具直接送至作業現場。
“智能農機作業精度高、損耗少,1臺設備能完成過去3臺的工作量。”交城縣誌亮農機合作社負責人熊武生表示,政策引導下的農機更新正在改變傳統耕作模式。據呂梁市現代農業發展服務中心裝備科負責人介紹,截至2025年3月31日,全市新申請補貼機具855臺,使用資金306.621萬元,受益戶數607戶。
從購置補貼到技術培訓,從田間服務到安全護航,我市通過“優機優補”政策構建起全鏈條保障體系。隨着春耕生產全面展開,智能農機的轟鳴聲迴盪在山川田野間,精準高效的現代農業圖景正逐漸成爲現實。
在這片充滿生機的土地上,政策創新與技術進步的雙輪驅動正爲我市糧食穩產和農業轉型升級注入新動能。(記者 韓笑)
來源:呂梁日報